帕金森患者需要手术么问
帕金森患者需要手术么
-
帕金森患者是否手术需综合评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有明显运动并发症、病情致明显功能障碍者可能考虑手术,手术有脑深部电刺激术等类型及原理,存在风险,术后需康复及定期复诊,是否手术由多学科医生评估患者多方面因素后决策,符合指征者手术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手术适用的患者情况
1.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当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后,症状控制效果逐渐变差,出现明显的运动并发症,如剂末现象(药物有效时间缩短,症状又出现)、开关现象(症状在突然缓解和加重之间波动)等。例如,患者原本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时,能较好地控制运动症状,但随着病程进展,药物起效时间缩短,每天症状波动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此时可能考虑手术治疗。
从年龄因素来看,一般年龄不是绝对禁忌,但相对年轻的患者(如65岁以下)如果药物效果不好且出现明显运动并发症,手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因为他们预期寿命较长,手术带来的获益可能更持久;而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也可能根据病情考虑手术。
2.病情有明显功能障碍的患者
患者出现严重的震颤、僵直或运动迟缓,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无法正常穿衣、洗漱、进食等。比如,患者手部震颤严重,已经无法自己拿筷子吃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时,手术可能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手段。
二、手术的类型及原理
1.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原理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高频电刺激,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神经信号,从而改善运动症状。电极通常植入大脑的丘脑底核或苍白球内侧部等部位。这种手术是一种可逆的、可调的治疗方法,如果刺激参数不合适,可以进行调整。
对于不同年龄和病情的患者,手术效果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患者术后对药物的需求量可能会减少,症状改善更明显;而老年患者可能在改善运动症状的同时,也要考虑身体的耐受性等因素。
三、手术的风险及注意事项
1.手术风险
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虽然现代医疗技术下这些风险已经大大降低,但仍有可能发生。例如,脑部手术中出血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
对于特殊人群,如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手术需要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的体位等,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手术过程中的一些情况。所以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以评估手术风险。
2.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巩固手术效果。康复训练包括运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可以进行更积极的康复训练,而老年患者则需要根据身体状况逐步进行。同时,患者术后需要定期复诊,调整脑深部电刺激器的参数,以维持最佳的症状控制效果。
总之,帕金森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是一个需要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医生共同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后才能做出的决策,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手术,但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可能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治疗手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