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经常失眠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

经常失眠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

2025年10月30日 21:46:07
病情描述:

经常失眠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

医生回答(1)
  • 王群
    王群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经常失眠可因生理因素(如疾病干扰睡眠节律)、心理因素(不良情绪影响神经递质平衡)、环境因素(睡眠环境不佳打破节律)、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生活方式诱发)引发,解决方法有通过环境优化、作息规律化、放松训练、适度运动等非药物干预,严重时可医疗干预,孕妇失眠优先非药物调整,老年人用药需谨慎且优先非药物改善睡眠。

    一、经常失眠的原因

    1.生理因素:某些疾病如慢性疼痛性疾病(如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呼吸困难)、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干扰睡眠节律。以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例,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易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等失眠表现;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波动,也常伴随失眠问题。

    2.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例如职场人士长期面临工作压力,易产生焦虑情绪,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进而干扰睡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抑郁症患者常伴有持久的情绪低落,同时伴随早醒等睡眠障碍。

    3.环境因素:睡眠环境不佳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如卧室噪音过大(夜间交通噪音、邻居喧闹等)、光线过强(夜间灯光未完全遮蔽)、温度不适(过冷或过热)等,都会打破人体的睡眠节律,导致失眠。例如卧室靠近机场跑道的人群,长期受飞机起降噪音干扰,易出现睡眠障碍。

    4.生活方式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可诱发失眠。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打乱生物钟;长期大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如咖啡、浓茶),咖啡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影响入睡。比如部分上班族习惯睡前刷手机1-2小时,同时大量饮用咖啡提神,长期下来易引发失眠。

    二、解决方法

    1.非药物干预:

    环境优化:营造舒适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及适宜温度(一般18-25℃),可使用耳塞隔绝噪音、眼罩遮挡光线、空调调节温度等。例如选择质地柔软的耳塞,能有效阻挡40分贝以上的噪音,为睡眠创造安静氛围。

    作息规律化: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每天固定上床和起床时间,即使周末也尽量保持一致,帮助调节生物钟。如每天22:00-23:00上床,早上6:00-7:00起床,长期坚持可使人体形成稳定的睡眠-觉醒周期。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深呼吸时,吸气4-5秒,使腹部鼓起,然后呼气6-8秒,重复10-15分钟,可缓解紧张情绪,促进睡眠;冥想则可选择安静场所,专注于呼吸或特定意象,持续15-20分钟,帮助平静大脑。

    适度运动:白天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需避免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运动可促进身体代谢,增强体质,但临近睡前运动可能使身体兴奋,影响入睡。例如每天下午进行30分钟左右的快走运动,有助于夜间睡眠。

    2.医疗干预:若失眠严重且长期不缓解,经医生评估后可考虑药物治疗,但需遵循医嘱。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孕妇失眠应优先通过非药物方式调整,如调整睡眠姿势、避免白天过长时间午睡等,因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老年人失眠时要关注药物相互作用及可能引发的跌倒风险,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身体影响较小的非药物干预方式改善睡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