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面瘫

面瘫

2025年10月30日 22:29:44
病情描述:

面瘫

医生回答(1)
  • 王群
    王群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面瘫分为中枢性与周围性,中枢性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致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瘫,周围性因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常见病毒感染、受凉等,周围性表现为患侧面部全部表情肌瘫痪,中枢性仅眼裂以下面瘫,诊断依临床表现结合检查,治疗有局部理疗、眼部保护等非药物及营养神经等药物干预,儿童优先非药物、老年人兼顾基础病、妊娠期女性用药谨慎。

    一、面瘫的定义与分类

    面瘫是因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分为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由脑血管病变、颅内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病变常位于面神经核以上部位,表现为病灶对侧眼裂以下面部表情肌瘫痪;周围性面瘫多因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受凉等,表现为患侧面部全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等。

    二、面瘫的病因

    (一)周围性面瘫常见病因

    1.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面神经,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面神经水肿、受压,从而出现面瘫症状。研究表明,约60%的周围性面瘫与病毒感染相关。2.受凉:面部受冷风侵袭,可引起面神经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引发面瘫。

    (二)中枢性面瘫常见病因

    主要为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变累及皮质核束,导致对侧眼裂以下面部肌肉运动障碍。

    三、面瘫的临床表现

    (一)周围性面瘫表现

    患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显露白色巩膜(贝尔现象),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偏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时漏气等。

    (二)中枢性面瘫表现

    仅表现为病灶对侧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瘫痪,额肌一般不受累,患者尚能皱额蹙眉,眼裂闭合正常。

    四、面瘫的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神经系统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头颅CT或MRI,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电生理检查(如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评估面神经受损程度及预后。

    五、面瘫的治疗

    (一)非药物干预

    1.局部理疗:早期可采用超短波、低中频电疗等理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面神经水肿,一般急性期(发病1-2周内)慎用强刺激理疗。2.眼部保护:因眼裂闭合不全易导致角膜损伤,需佩戴眼罩或使用眼药水(如人工泪液)保护角膜,预防感染。

    (二)药物干预

    可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等,促进面神经修复,但不涉及具体剂量使用指导。对于病毒感染相关的周围性面瘫,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依据。

    六、特殊人群面瘫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面瘫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轻柔的局部理疗等,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药物,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用药原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面瘫治疗时需兼顾基础病控制,如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且面瘫恢复可能相对缓慢,需耐心配合治疗并定期随访。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面瘫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措施,如局部理疗等,药物使用需经产科和神经内科医生共同评估,权衡治疗收益与胎儿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