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疸有什么症状问
什么是黄疸有什么症状
- 
                                                                        
                        
黄疸是因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黏膜巩膜发黄,依病因分溶血性(红细胞大量破坏致浅柠檬色无瘙痒等)、肝细胞性(肝细胞受损致浅黄至深黄色伴肝功能受损等表现)、胆汁淤积性(胆道梗阻致暗黄或黄绿伴瘙痒粪便变白陶土色),新生儿黄疸分生理(2-3天出现7-10天消退)和病理(出现早程度重进展快伴嗜睡拒奶等),成人黄疸有基础病需排查,老年人表现不典型代偿差要关注胆红素水平。
一、黄疸的定义
黄疸是因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导致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的症状与体征。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范围为1.7~17.1μmol/L,当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可观察到黄疸;若血清胆红素浓度高于正常但未达34.2μmol/L,肉眼无法察觉黄疸,此为隐性黄疸。依据病因不同,黄疸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等类型。
二、黄疸的症状
(一)不同类型黄疸的典型症状
1.溶血性黄疸:多由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常见症状有贫血、血红蛋白尿等,皮肤黏膜呈现浅柠檬色,一般无皮肤瘙痒表现。
2.肝细胞性黄疸:通常是肝细胞受损所致,皮肤、黏膜呈现浅黄至深黄色,可伴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肝功能受损相关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出血倾向等。
3.胆汁淤积性黄疸:主要因胆道梗阻,胆汁排泄障碍引发,皮肤呈暗黄色甚至黄绿色,常伴有皮肤瘙痒,且粪便颜色变浅,呈白陶土色。
(二)不同人群黄疸的特殊表现
1.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皮肤黏膜轻度黄染;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出生后24小时内)、程度重(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快)、进展快(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还可能伴有嗜睡、拒奶等表现,需警惕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2.成人黄疸:有基础肝胆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黄疸时,需进一步排查病因,如肝炎患者可能伴有肝区不适、黄疸进行性加深等;胆道结石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后伴随黄疸等表现。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黄疸可能表现不典型,且机体代偿能力差,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密切关注胆红素水平及全身状况变化。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