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近视真的是如何形成的

近视真的是如何形成的

2025年10月31日 22:29:09
病情描述:

近视真的是如何形成的

医生回答(1)
  • 邓世靖
    邓世靖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近视形成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眼轴延长是核心病理改变,遗传在其中占重要地位且环境可调节其表达,近距离用眼过度、户外活动不足是重要环境诱因,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阶段眼轴可塑性强易受影响,有家族近视史人群需更严格防控并频繁监测视力变化。

    一、眼轴延长主导的病理机制

    近视形成的关键在于眼球前后径(眼轴)的异常延长。正常眼的眼轴长度约为23-24mm,当眼轴过长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导致视物模糊,即形成近视。眼轴延长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在儿童青少年眼球发育阶段更为显著,若眼轴过度增长则逐步发展为近视。

    二、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在近视形成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均为近视的儿童,其近视发生风险显著高于父母一方或双方视力正常的儿童。近视的遗传机制涉及多个基因的复杂作用,特定的遗传突变可能增加眼球发育过程中眼轴异常延长的易感性。但遗传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环境因素可显著调节遗传的表达。

    三、环境因素的关键作用

    (一)近距离用眼过度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持续读写、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眼部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导致晶状体变凸,增加眼睛调节负担。长期如此会引起眼球内部结构变化,促使眼轴逐渐延长,进而引发近视。例如,每日连续超过2小时近距离用眼的儿童,近视发生率明显高于用眼时间较短者。

    (二)户外活动不足

    缺乏户外活动是现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的重要环境因素。研究显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少于2小时的儿童,近视风险显著高于户外活动时间充足者。其机制与阳光中的蓝光能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关,多巴胺可抑制眼轴的过度延长,而户外活动不足会削弱这一保护作用。

    四、不同人群的近视形成特点

    (一)儿童青少年群体

    此阶段眼球仍处于发育阶段,眼轴可塑性强。若长期存在近距离用眼过度、户外活动不足等情况,极易导致眼轴过快增长,引发近视。家长需特别关注儿童用眼习惯,保证每日充足户外活动时间(建议≥2小时),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二)有家族近视史人群

    这类人群具有遗传易感性,需更加严格防控近视。除遵循普遍的用眼健康建议外,应更频繁监测视力变化,早期发现眼轴增长趋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近视的形成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眼轴延长是核心病理改变,近距离用眼过度和户外活动不足是重要环境诱因。通过合理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充足户外活动等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近视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