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2025年10月31日 18:43:28
病情描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韩崧
    韩崧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生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未成熟、低出生体重、吸氧史等有关,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病情进展有相应表现,可通过筛查诊断,早期可观察,进展期需激光或冷冻治疗,严重时手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严格按要求筛查并注意护理。

    发病机制

    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发育尚未成熟,在出生后,正常的氧浓度变化可能会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正常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处于相对低氧环境,视网膜血管处于未完全发育状态,出生后氧分压升高,刺激了视网膜未成熟的血管,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

    低出生体重、吸氧史等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出生体重越低、吸氧时间越长,发生ROP的风险越高。

    临床表现

    在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可能出现瞳孔发白、眼球震颤、视力不良等表现。严重时视网膜新生血管破裂出血,导致视网膜脱离,最终可能造成失明。

    临床上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不同阶段,如1期可见视网膜后极部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2期分界线增宽并隆起成嵴状;3期嵴状病变表面有纤维血管膜生长;4期部分视网膜脱离;5期全视网膜脱离等。

    筛查与诊断

    筛查:对于早产儿,出生后应按照规定时间进行ROP筛查。一般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出生体重虽≥2000g但有吸氧史的早产儿,都需要进行ROP筛查。筛查通常采用眼底检查的方法,由专业的眼科医生使用眼底镜等设备进行检查。

    诊断:根据眼底检查所见的视网膜血管发育情况、有无新生血管形成以及病变范围等进行诊断。通过详细的眼底图像记录,与ROP的分期标准相对照来明确诊断。

    治疗

    对于早期病变,可能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可能需要进行激光治疗或冷冻治疗,目的是破坏无血管区,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对于出现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情况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难度较大,预后也相对较差。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本身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发生ROP的风险较高。家长应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带早产儿进行ROP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干预。在护理早产儿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吸氧,若因病情需要吸氧,要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遵循医生的医嘱进行。

    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同样是ROP的高危人群,除了做好筛查外,在出生后的护理中要特别注意维持稳定的内环境,减少可能影响视网膜血管发育的不利因素。医护人员在对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医疗操作时,也要谨慎把控吸氧等可能影响视网膜的因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