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调理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问
便秘的调理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
便秘的应对可从多方面着手,生活方式上要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运动,儿童需家长引导规律排便、孕妇要轻柔调整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要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保证充足水分;医疗干预方面,未改善可考虑用益生菌调节菌群,非药物无效时遵医嘱用缓泻剂等,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运动饮食需循序渐进并定期体检,孕妇调整要轻柔且谨慎用缓泻剂,儿童要培养良好习惯并排查肠道畸形等疾病。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养成规律排便习惯:每天尽量固定一个时间(如晨起后或餐后半小时)尝试排便,即使无便意也可在马桶上静坐5~10分钟,培养肠道生物钟,避免久蹲,久蹲易导致肛周疾病且不利于排便反射建立。老年人行动不便时,可选择舒适座椅辅助排便,儿童则需家长引导其规律排便,避免因玩耍等忽略便意。
2.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运动,如成年人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每周2~3次力量训练(如深蹲等),运动可促进肠道蠕动。儿童需保证每天有1~2小时户外活动及适量室内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孕妇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二、饮食调理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蔬菜类可多食用芹菜、白菜、胡萝卜等,水果类如苹果、梨、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全谷物如燕麦、玉米、全麦面包等也是良好来源,一般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建议25~30g,儿童可根据年龄适量调整,如6~12岁儿童每天摄入19~26g。
2.保证充足水分:每日饮水1500~2000ml,晨起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可刺激肠道蠕动。老年人因口渴感减退,需主动多饮水,避免因缺水导致粪便干结;孕妇要保证水分摄入以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儿童饮水需定时提醒,避免脱水引起便秘。
三、医疗干预(非药物及药物原则)
1.非药物医疗手段:若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仍便秘,可考虑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部分研究显示益生菌能改善肠道功能,提升排便频率。但需注意,儿童使用益生菌应选择适合儿童的菌株及剂型,孕妇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2.药物使用原则:当非药物干预无效时,可在医生评估下使用缓泻剂等,但应避免长期滥用。例如容积性泻药(如欧车前)、渗透性泻药(如聚乙二醇)等,需严格遵循医嘱,尤其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泻药,因其可能损伤肠道黏膜及影响正常肠道功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肠道功能随年龄衰退,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选择温和运动方式,饮食中膳食纤维补充需循序渐进,防止因膳食纤维突然大量摄入引起肠胃不适,同时定期体检监测肠道健康状况。
2.孕妇:便秘较常见,生活方式调整需轻柔,避免用力屏气排便,以防影响胎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安全性较高的缓泻剂,且需关注胎儿情况及自身身体反应。
3.儿童:便秘多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活动量不足有关,应注重培养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保证营养均衡,运动上鼓励多参与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静坐看电视或玩电子设备,若长期便秘需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肠道畸形等疾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