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怎么回事问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怎么回事
-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参考值为320至360g/L高于360g/L为偏高,生理性偏高可因剧烈运动后血液浓缩、高温大量出汗致血液浓缩休息补水可恢复,病理性偏高与脱水相关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心肺疾病致红细胞增多有关,老年人需排查慢性疾病,儿童考虑生理性因素并排除先天性心肺疾病等,病理性原因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用药。
一、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范围及偏高界定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正常参考值一般为320~360g/L,当检测结果高于360g/L时可认为偏高。
二、生理性偏高情况
1.剧烈运动后: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血液循环加速,同时大量出汗致水分丢失,血液浓缩,红细胞比例相对升高,从而引起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偏高,通常休息、补充水分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2.高温环境或大量出汗: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或大量出汗,机体水分经皮肤蒸发过多,血液中水分减少,红细胞数量相对不变或变化较小,致使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及时补充水分后一般可改善。
三、病理性偏高情况
1.脱水相关疾病: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可引发机体脱水,血液中水分减少,红细胞数量相对稳定或变化小,使得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升高,需针对脱水原因补充电解质溶液等纠正脱水状态。
2.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造血功能亢进致红细胞过度增殖,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
3.慢性心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慢性心肺疾病患者,长期缺氧使机体代偿性引起红细胞增多以提高携氧能力,出现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需针对心肺疾病规范治疗改善缺氧状态。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需排查是否存在慢性疾病导致的脱水或心肺疾病等,应密切监测并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儿童:考虑生理性因素如剧烈活动等,同时需排除先天性心肺疾病等可能,若为病理性原因导致,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改善异常情况,谨慎评估药物使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