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2025年11月03日 13:16:30
病情描述:

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孙宁玲
    孙宁玲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窦性心动过缓的因素包括长期运动人群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呈生理性代偿,病理性因素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颅内病变,药物性因素涉及β受体阻滞剂等,还有低温环境及遗传因素可致窦性心动过缓。

    一、生理性因素

    1.长期运动人群:运动员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群,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是机体对长期运动适应的一种表现,属于生理性代偿,一般心率多在50~60次/分钟,无明显不适症状。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严重时可出现窦性停搏或窦房传导阻滞等。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下壁心肌梗死时,易累及窦房结和房室结,导致窦性心动过缓,这与梗死部位的心肌缺血、缺氧影响心脏电活动有关。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可影响心脏的正常电生理活动,引发窦性心动过缓。

    2.内分泌系统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常伴有乏力、畏寒、水肿等表现。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也可能影响心脏的节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3.颅内病变:颅内高压(如脑出血、脑肿瘤等)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窦性心动过缓,这是因为颅内压升高影响了自主神经中枢对心脏的调节。

    三、药物性因素

    1.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长期或不当使用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2.钙通道阻滞剂:例如维拉帕米等,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3.洋地黄类药物:过量使用洋地黄时,可影响心脏的电生理,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四、其他因素

    1.低温环境:人体处于低温环境中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可出现窦性心动过缓,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需注意避免过低体温对机体造成损害。

    2.遗传因素:部分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可导致窦性心动过缓,如某些离子通道病等,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