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接受免疫组化后如何进一步治疗问
肺癌患者接受免疫组化后如何进一步治疗
-
肺癌治疗涵盖多方面,驱动基因检测阳性者如EGFR敏感突变可用吉非替尼等靶向药,ALK融合阳性用克唑替尼等;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PD-L1表达≥50%或TMB高者可单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适合靶向和免疫的非小细胞肺癌用含铂类化疗方案;小细胞肺癌以化疗为基础综合治疗且免疫治疗有应用;老年、女性及合并基础疾病患者需个体化考量治疗方案及安全性等。
一、驱动基因检测阳性患者的靶向治疗
若免疫组化提示肺癌患者存在驱动基因阳性,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可选用吉非替尼、奥希替尼等靶向药物进行治疗;若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阳性,可使用克唑替尼、阿来替尼等靶向药物。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定靶点发挥作用,能精准抑制肿瘤生长,且相对传统化疗副作用较轻,但需定期监测耐药情况。
二、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决策
免疫组化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水平是关键参考指标,若PD-L1表达≥50%,部分患者可单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等)进行治疗;肿瘤突变负荷(TMB)高的患者也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但需关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及其他综合治疗
对于不适合靶向和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能采用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如顺铂联合培美曲塞等。化疗仍在肺癌治疗中占据一定地位,但需充分考虑患者骨髓功能、肝肾功能等状况,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以平衡治疗收益与不良反应。
四、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小细胞肺癌通常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免疫治疗如阿替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已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分期等具体情况制定,充分考量患者整体状况。
五、特殊人群的治疗考量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治疗时需权衡治疗收益与耐受性,可能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基础疾病变化。
女性患者:部分靶向药物对女性患者可能更有效且副作用不同,需个体化评估,充分考虑药物对女性生理特点的影响。
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如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药物间相互作用,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确保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