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房间隔缺损的名词解释

房间隔缺损的名词解释

2025年11月03日 19:47:30
病情描述:

房间隔缺损的名词解释

医生回答(1)
  • 孙宁玲
    孙宁玲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由胚胎期房间隔组织发育异常致左右心房间遗留孔隙分继发孔型和原发孔型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各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多见有家族史或孕期接触致畸因素者风险高临床表现因缺损大小而异诊断靠超声心动图等治疗有介入和手术预后早期治疗者好未及时治者可致严重并发症需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循证治疗。

    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组织发育异常,从而在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后左、右心房之间的房间隔会完全闭合,若未能正常闭合就形成房间隔缺损。

    病理分型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由胚胎时期第2房间隔发育不全,导致其不能完全覆盖第1房间隔的卵圆孔所致。

    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较少见,缺损位于房间隔下部,常伴有二尖瓣和三尖瓣的畸形。

    流行病学特点

    年龄与性别:各年龄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结构及激素等因素有一定关联。

    生活方式与病史:在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中发病风险相对较高,另外,孕妇在孕期接触某些致畸因素,如感染风疹病毒等,也可能增加胎儿患房间隔缺损的几率。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可能长期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缺损较大时,患儿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活动后气促等表现,随着年龄增长,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不同人群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因活动耐力差而影响日常活动;成年患者若未及时治疗,随着年龄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功能逐渐受损,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诊断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重要手段,可清晰显示缺损的部位、大小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心电图:可能出现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等改变,但缺乏特异性。

    胸部X线:可见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等表现。

    治疗原则

    介入治疗:对于合适的病例,可通过介入封堵器封堵缺损部位,创伤小,恢复快。

    手术治疗:对于缺损较大或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需进行外科手术修补缺损。

    预后情况

    早期治疗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可接近正常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未及时治疗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心脏并发症,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

    房间隔缺损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