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什么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什么

2025年11月03日 14:08:31
病情描述: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孙宁玲
    孙宁玲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遗传性心肌病,特征为心室不对称肥厚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与遗传因素相关,有症状、体征表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可诊断,药物、非药物可治疗,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特殊考虑。

    发病机制

    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多数患者存在肌小节蛋白编码基因的突变,如肌球蛋白重链基因等。这些基因突变会影响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肌肥厚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临床表现

    症状方面: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症状多样。常见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左心室顺应性降低,舒张末期压力升高,进而肺静脉压升高所致;还可出现心绞痛,可能与肥厚心肌需氧量增加和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有关;部分患者有乏力、晕厥等表现,晕厥多发生于劳力时或劳力后,可能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导致心排出量突然减少有关。

    体征方面:可在心尖部闻及收缩期杂音,这是因为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血流通过狭窄处产生湍流所致,Valsalva动作、使用硝酸甘油等可使杂音增强,而下蹲位、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可使杂音减弱。

    诊断方法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重要手段,可显示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狭窄等情况,能准确测量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等指标。例如,可发现室间隔厚度≥15mm,或室间隔厚度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3等特征性表现。

    心电图:可出现左心室肥大、ST-T改变,有时可见病理性Q波,这些异常与心肌肥厚的部位和程度有关。

    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其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流出道梗阻,改善心室舒张功能;还有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等,也可起到类似作用。对于有房颤等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非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双腔起搏器(DDD起搏),通过调整房室顺序,改善心室收缩同步性,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对于适合的患者还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室间隔肌切除术等。

    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更加谨慎,超声心动图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治疗上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需充分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多种疾病的相互影响,药物选择上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关注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

    女性患者: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病情可能会发生变化,需加强监测,妊娠过程中要评估心脏功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因为妊娠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