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测视力是指什么

测视力是指什么

2025年11月03日 18:36:10
病情描述:

测视力是指什么

医生回答(1)
  • 王梅
    王梅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测视力是评估眼睛辨别物体细节及轮廓能力的检查,分远视力与近视力检查,远视力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等在5米或反光镜下2.5米检查,近视力用近视力表在约33厘米处检查,其意义是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和眼部疾病,儿童需定期筛查配合引导并关注用眼习惯,成年人长期近距离用眼或有家族史要增加检查频率,有眼部病史或家族史者需精准跟踪并遵医嘱监测。

    一、测视力的定义

    测视力是通过特定方法评估眼睛辨别物体细节及轮廓能力的检查过程,可分为远视力检查与近视力检查等,用以判断眼睛屈光状态及发现眼部相关病变。

    二、远视力检查

    1.检查工具与距离: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等,检查者站在距视力表5米处(若受空间限制,可使用视力表反光镜,使检查者在2.5米处通过反光看到视力表,按比例换算实际视力),需保证检查环境光线充足且均匀。

    2.检查方法:检查者按从上至下顺序辨认视力表上视标,记录能清晰辨认最小视标对应的视力值,该值反映远视力情况,如常见的1.0、0.5等不同视力数值,分别代表不同的远视力水平。

    三、近视力检查

    1.检查工具与距离:多使用近视力表,检查者距近视力表约33厘米进行检查,同样要求检查环境光线适宜。

    2.检查意义:用于评估近距离用眼时的视力状况,如阅读、书写等活动时的视力情况,对发现近距离用眼相关视力问题有重要作用,比如老年人可能出现的老花眼相关近视力变化可通过近视力检查发现。

    四、测视力的意义

    1.早期发现屈光不正:能及时察觉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儿童时期定期测视力可早期发现视力发育异常,如儿童可能因遗传、用眼习惯等因素出现屈光不正,通过测视力可尽早干预;成年人测视力可监测因工作环境、用眼负荷变化等导致的屈光状态改变。

    2.发现眼部疾病:有助于发现眼部疾病引起的视力下降,如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病变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通过测视力可初步筛查出异常,进而进一步进行眼部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

    五、不同人群测视力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视力处于发育阶段,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3岁左右可开始进行初步视力筛查,检查时需配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用卡通形象等辅助引导儿童辨认视标,同时要关注儿童用眼习惯,如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电子设备等,预防视力发育异常。

    2.成年人:成年人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尤其是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如伏案工作、电脑操作等)或有眼部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需增加检查频率,以便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及眼部健康问题。

    3.有眼部病史或家族眼部疾病史人群:这类人群测视力时需更精准跟踪眼部状况,除常规视力检查外,可能还需结合其他眼部专项检查,且要严格遵循医生针对个体眼部情况制定的监测方案,密切关注视力变化及眼部其他体征的改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