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心脏病射频消融

什么是心脏病射频消融

2025年11月03日 20:58:06
病情描述:

什么是心脏病射频消融

医生回答(1)
  • 孙宁玲
    孙宁玲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病射频消融是利用射频电流热能作用于心脏内异常电传导通路或病灶使其组织坏死来消除心脏问题的介入治疗方法,原理是射频电流输送至心脏特定位置产热使局部组织细胞脱水变性坏死以阻断异常电生理传导路径或去除病灶,适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操作流程含术前准备、导管置入、释放射频能量、术后处理,术后一般患者要休息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老年人需密切观察心功能等情况,儿童需精细监护注重心理安抚防感染等。

    一、定义

    心脏病射频消融是一种通过导管介入技术治疗心脏病的方法,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的热能,精准作用于心脏内异常的电传导通路或病灶部位,使其组织坏死,从而消除心律失常等心脏问题的介入治疗手段。

    二、原理

    射频电流通过特制的导管输送至心脏内特定位置,电流在局部组织内使离子发生振动,产生热能,随着温度升高,局部组织细胞脱水、变性、坏死,进而阻断异常的电生理传导路径或去除病灶。例如,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通过射频消融阻断房室结折返环路等异常传导途径。

    三、适用病症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患者会出现突发突止的心悸等症状,射频消融可有效根治该类心律失常。

    2.心房颤动: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心房颤动患者,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有明显症状的,射频消融可尝试恢复窦性心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室性心动过速: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差或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表现的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可针对病灶进行消融治疗。

    四、操作流程

    1.术前准备:患者需进行详细的心脏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病情。同时要进行穿刺部位(多为腹股沟血管)的备皮等准备工作,患者需禁食一段时间等。

    2.导管置入:通过血管穿刺(如股静脉、股动脉等)将电极导管送至心脏内的病变部位,利用X线等影像设备定位准确位置。

    3.射频能量释放:到达病变部位后,释放射频能量,根据病变情况控制能量大小和作用时间,使病变组织坏死。

    4.术后处理:术后需压迫穿刺部位止血,患者需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密切监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

    五、术后注意事项及特殊人群考虑

    1.一般患者: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按照医嘱服用相关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剂量等服用指导),定期复查心电图等检查。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术后需更密切观察心功能变化,注意有无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加重情况,同时要关注全身状况,如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凝血功能可能相对较差,穿刺部位出血风险需重视。

    3.儿童:儿童进行射频消融时需格外谨慎,术后监护要更加精细,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生长发育相关情况,由于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注重心理安抚,同时要注意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因为儿童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术后感染风险需重点防范。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