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报告单全解析:轻松看懂,守护健康!问
血常规报告单全解析:轻松看懂,守护健康!
-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等降低与病毒感染等相关,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多因细菌感染降低可见于病毒感染等,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常见病毒感染降低与免疫缺陷等有关;红细胞计数异常提示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贫血升高与脱水等相关;血小板计数减少增加出血风险增多与骨髓增殖性疾病等有关;儿童血常规指标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年龄判断,孕妇有生理性血红蛋白降低需区分非孕期参考值,老年人指标变化受基础病史影响需结合既往病史全面分析且对指标异常耐受反应与中青年不同。
一、白细胞相关指标及意义
1.1白细胞计数(WBC):正常成人参考值通常为(4~10)×10/L,若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等情况,如肺炎、阑尾炎等;若降低可能与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状态(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相关。
1.2中性粒细胞:其比例及绝对值变化有临床意义,比例升高多因细菌感染引起,例如化脓性球菌感染;比例降低可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感染)、化疗药物影响等。
1.3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常见于病毒感染,如EB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比例降低可能与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有关。
二、红细胞相关指标及意义
2.1红细胞计数(RBC):成年男性参考值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红细胞计数异常可提示贫血(数值降低)或红细胞增多症(数值升高),贫血可能由缺铁、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等引起,红细胞增多症可见于高原居住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情况。
2.2血红蛋白(Hb):成年男性参考值120~160g/L,女性110~150g/L,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贫血,其原因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血红蛋白升高可能与脱水、红细胞增多症等相关。
三、血小板相关指标及意义
3.1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L,血小板减少可增加出血风险,常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化疗后骨髓抑制等;血小板增多可能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有关。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4.1儿童:儿童血常规指标参考值与成人不同,如儿童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且随年龄变化有差异,家长带儿童检查血常规时需结合儿童年龄阶段综合判断,例如婴儿期白细胞计数波动范围与成人不同,若出现指标异常需更谨慎分析可能病因。
4.2孕妇:孕期因生理变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可有生理性降低,属于正常孕期反应,但也需警惕病理性贫血,检查时需与非孕期参考值区分,同时结合孕期营养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
4.3老年人:老年人血常规指标变化可能受基础病史影响,如有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可导致贫血)的老年人,检查血常规时要结合既往病史全面分析指标异常原因,且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对指标异常的耐受和反应与中青年不同,需更细致判断临床意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