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疼痛是怎么回事问
心脏疼痛是怎么回事
-
心脏疼痛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心包炎、主动脉夹层等,伴随呼吸困难、出汗、头晕晕厥等有不同意义,出现剧烈、持续不缓解等心脏疼痛时应立即就医,需做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也可能出现心脏疼痛;肥厚型心肌病可因心肌肥厚导致心肌缺血出现胸痛,多见于中青年人群,有一定遗传倾向。
心包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可引起心包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心前区疼痛,疼痛可因呼吸、咳嗽等加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感染性心包炎在儿童等免疫力较低人群中相对常见。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可出现突发的剧烈胸痛,呈撕裂样,疼痛迅速达到高峰,可放射至背部等部位,多见于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高血压未良好控制的人群风险更高。
心脏疼痛的伴随症状及意义
伴随呼吸困难:若心脏疼痛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情况。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除了胸痛还常伴有呼吸困难、大汗等表现;心力衰竭患者在活动或静息时出现心脏疼痛并伴有呼吸困难,是心功能不全加重的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需特别关注。
伴随出汗:心脏疼痛时大量出汗,可能是心肌缺血较严重的表现,如严重的心绞痛发作时,患者常出冷汗,这在各个年龄段的心脏疾病患者中都可能出现,尤其在病情急性发作时更为明显。
伴随头晕、晕厥:心脏疼痛伴有头晕、晕厥,可能是心律失常等导致心输出量骤减引起脑供血不足,可见于各种心脏疾病患者,如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
心脏疼痛的就医及检查建议
及时就医时机:当出现心脏疼痛,尤其是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如超过15分钟)、伴有大汗、呼吸困难、头晕晕厥等情况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对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出现心脏疼痛需更加重视,因为儿童心脏病可能病情变化快;老年人心脏疼痛可能症状不典型,但也不能忽视,应尽快就诊。
检查项目
心电图:是初步筛查心脏疾病的重要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情况,发病时的心电图检查对诊断意义重大,不同年龄段人群心电图表现可能有生理差异,如儿童正常心电图与成人有不同特点。
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有助于诊断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会升高,不同年龄段人群肌钙蛋白正常参考值有差异,且其升高时间等有一定规律。
心脏超声:可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如心肌病、心包积液等情况可通过心脏超声发现,对各年龄段心脏疾病的诊断都很重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心脏超声等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对于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有重要价值,适用于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且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人群,不同年龄段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是否进行该检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