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引起贫血的原因

引起贫血的原因

2025年11月03日 22:40:00
病情描述:

引起贫血的原因

医生回答(1)
  • 赵弘
    赵弘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贫血原因包括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造血干细胞异常如再障、先天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微环境异常如骨髓纤维化、放射性损伤,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包括铁缺乏致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致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内在因素红细胞膜异常如球形/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缺陷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外在因素免疫性溶血如自身免疫或新生儿溶血、机械性溶血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失血(急性如严重外伤大量失血、慢性如消化道慢性出血、月经过多、痔疮出血致贫血)。

    一、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

    (一)造血干细胞异常

    造血干细胞本身的疾病可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使得红系、粒系、巨核系等多系造血细胞生成减少;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则是遗传因素导致造血干细胞分化异常,从而引起红细胞生成不足。

    (二)造血微环境异常

    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微环境,当骨髓受到损伤时会影响红细胞生成。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内纤维组织增生,正常造血组织被取代,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红细胞生成减少;放射性损伤也可破坏骨髓造血微环境,抑制红细胞生成。

    (三)造血原料缺乏或利用障碍

    1.铁缺乏: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铁摄入不足(如素食者长期铁摄入过少)、吸收障碍(如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或丢失过多(如慢性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不足。

    2.叶酸或维生素B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是DNA合成所需的辅酶,缺乏时会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叶酸缺乏可能因摄入不足(如长期酗酒、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如小肠疾病)引起;维生素B缺乏多与摄入不足(素食者易缺乏)、吸收障碍(如胃肠道疾病影响内因子分泌,导致维生素B吸收障碍)相关,进而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分裂和成熟。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

    (一)内在因素

    1.红细胞膜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膜结构异常,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在通过脾脏等器官时易被破坏;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也因红细胞膜异常,使红细胞易于破坏。

    2.红细胞酶缺陷:例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体内G-6-PD酶缺陷,红细胞抗氧化能力降低,在接触氧化性物质(如某些药物、感染等)时易发生溶血。

    (二)外在因素

    1.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针对自身红细胞的抗体,导致红细胞被破坏;新生儿溶血病则是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溶血。

    2.机械性溶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微血管内形成纤维蛋白条索,红细胞通过时被机械性破坏;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红细胞在流经人工瓣膜时受到机械损伤而发生溶血。

    三、失血

    (一)急性失血

    严重外伤、大血管破裂等可导致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如外伤后大量出血,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红细胞丢失过多,若不能及时补充,可引起急性失血性贫血。

    (二)慢性失血

    长期慢性少量失血是引起贫血的常见原因。例如消化道慢性出血(如胃溃疡、胃肿瘤等导致的慢性出血),铁随粪便丢失,长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女性月经过多,每月慢性丢失一定量的血液和铁,也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痔疮慢性出血等也可逐渐引起贫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