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问
如何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需综合病史采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病史采集包括家族史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及形态)、外周血涂片、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其他检查有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骨髓象检查,综合多方面信息全面评估以明确诊断、分型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同时需考虑不同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一、病史采集
1.家族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详细询问家族中有无类似贫血患者至关重要。若家族中有成员患有该病,那么后代患病风险会增高。比如有地中海贫血家族史的人群,其患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概率相对较高,不同地区的地中海贫血携带情况有差异,如东南亚地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较高。
2.临床表现:了解患者有无贫血相关表现,像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受影响等情况;成人患者可能会有活动后心悸、气短等表现。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通常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例如轻型患者血红蛋白可能轻度降低,重型患者则明显降低,可低于60g/L。
红细胞形态: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异形红细胞增多,出现靶形红细胞等。
2.外周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除了上述提到的靶形红细胞外,还可能见到红细胞碎片、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等。通过外周血涂片初步判断红细胞形态异常情况,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线索。
3.血红蛋白电泳
原理:利用不同血红蛋白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的原理进行分离。
结果意义:不同类型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电泳表现不同。例如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电泳主要成分为HbF(胎儿血红蛋白),含量可高达90%以上;轻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HbA2(α2δ2型血红蛋白)增高,通常大于3.5%;HbH病患者血红蛋白电泳可出现HbH带。
4.基因检测
检测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芯片等技术。
结果意义: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或突变,从而确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并进行分型。例如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根据α珠蛋白基因缺失的数量分为不同亚型,通过基因检测能精准判断具体的基因缺陷情况。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基因检测还可用于产前诊断,如在妊娠早期通过绒毛取样或妊娠中期通过羊水穿刺获取胎儿细胞进行基因检测,判断胎儿是否患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三、其他检查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红细胞渗透脆性降低,轻型患者可正常或轻度降低。该试验有助于辅助判断红细胞膜的稳定性情况,对贫血的类型鉴别有一定帮助。
2.骨髓象检查: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红系细胞显著增生,各阶段红细胞比例增高,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一般无明显异常。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骨髓象检查可排除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等导致的贫血情况。
总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通过上述一系列检查手段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诊断并进行正确的分型,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例如儿童患者在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时,其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需要依据儿童的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判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