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蛋白酶原是测什么的问
胃蛋白酶原是测什么的
-
胃蛋白酶原可通过检测血清水平辅助评估胃黏膜状态及胃部疾病发生风险,能评估胃黏膜分泌功能,辅助胃部疾病筛查与诊断,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不良生活方式及有胃部疾病病史人群检测胃蛋白酶原各有其特点及意义。
胃蛋白酶原是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的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原,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胃蛋白酶原水平,可以辅助评估胃黏膜的状态以及胃部疾病的发生风险等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评估胃黏膜分泌功能
胃蛋白酶原Ⅰ(PGⅠ):主要由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当胃底黏膜发生病变时,PGⅠ水平会发生变化。例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底腺息肉、胃上皮内瘤变等胃底黏膜萎缩性病变时,PGⅠ水平常降低。一般来说,成人血清PGⅠ的正常参考值约为60-240ng/mL。
胃蛋白酶原Ⅱ(PGⅡ):除了胃底腺分泌外,胃窦、十二指肠黏膜也能分泌,血清PGⅡ水平反映的是胃窦、胃体黏膜的总的分泌功能。PGⅡ升高常见于胃窦部黏膜病变,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等。成人血清PGⅡ的正常参考值约为0-15ng/mL。
PGⅠ/PGⅡ比值(PGR):PGR=PGⅠ/PGⅡ,其变化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更有价值。例如,当PGR降低时,提示胃黏膜萎缩的可能性增加,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情况中常出现PGR降低。一般来说,成人血清PGR的正常参考值约为3-10。
辅助胃部疾病的筛查与诊断
胃癌风险评估:研究表明,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常降低,PGR明显降低。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一个指标。例如,在胃癌高危人群(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中,结合胃蛋白酶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相关的胃黏膜病变。
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评估:Hp感染与胃部疾病密切相关,检测胃蛋白酶原可以辅助判断Hp感染对胃黏膜的影响。一般来说,Hp感染初期可能对PG水平影响不明显,但随着感染时间延长,若引起胃黏膜萎缩等病变,会导致PGⅠ、PGR等指标变化。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意义
儿童:儿童的胃黏膜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胃蛋白酶原的分泌情况与成人有所不同,但也可用于评估儿童胃部疾病相关的胃黏膜状态。例如,对于反复腹痛、呕吐等怀疑胃部疾病的儿童,检测胃蛋白酶原有助于辅助判断胃黏膜情况,但由于儿童各年龄段的参考值范围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参考儿童特定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来进行评估。
老年人:老年人胃黏膜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退行性变化,胃蛋白酶原水平可能会有变化。比如,老年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可能导致PGⅠ降低、PGR降低等情况。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可以辅助老年人胃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监测。
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胃部疾病发生风险较高。检测胃蛋白酶原有助于这些人群早期发现胃黏膜的损伤情况,比如长期酗酒可能损伤胃黏膜,影响胃蛋白酶原分泌,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可以及时了解胃黏膜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
有胃部疾病病史人群:对于有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定期检测胃蛋白酶原可以监测胃黏膜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病情进展。例如,胃息肉切除术后,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可以了解胃底黏膜的修复及分泌功能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