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艾滋病普及知识有哪些

艾滋病普及知识有哪些

2025年11月04日 18:28:46
病情描述:

艾滋病普及知识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临床表现分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诊断方法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核酸检测,预防措施涵盖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预防,目前虽不能治愈但可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抑制病毒复制、提高生活质量等,治疗方案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短至数月,长至15年的情况。在这个阶段,患者无明显症状,然而体内的HIV在持续繁殖,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期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HIV相关症状包括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常超过10%。机会性感染涉及多个系统,如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等)、念珠菌性食管炎(出现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等)、弓形虫脑病(可致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等)等;常见的肿瘤有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多发性结节状病变等)。

    艾滋病的诊断方法

    抗体检测

    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包括初筛试验和确证试验。初筛试验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若初筛试验阳性需进行确证试验,如免疫印迹法等,确证试验阳性方可诊断为HIV感染。

    抗原检测

    p24抗原在HIV感染早期即可出现,可用于窗口期较短的检测,对于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核酸检测

    能检测血液中的HIV-RNA,可用于窗口期诊断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评估等。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性传播预防

    坚持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性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同时,应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保持单一性伴侣等。

    血液传播预防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血制品输注,必须输血时要确保血液经过严格的HIV检测;不共用注射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

    母婴传播预防

    感染HIV的孕妇应及时采取抗病毒治疗等措施,降低母婴传播的几率,如在孕期、分娩过程中及产后给予母婴阻断药物等,可大大降低婴儿感染HIV的风险。

    艾滋病的治疗现状

    目前艾滋病虽不能被治愈,但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等方法,可以抑制HIV复制,重建或维持免疫功能,降低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有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多种类型,通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患者,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在药物选择和剂量等方面与成人有差异,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特殊考量。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要综合考虑基础病与艾滋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