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癣?问
什么是体癣?
-
体癣是皮肤癣菌感染致常见皮肤病,感染途径为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及患病动物,易发于多汗、肥胖、糖尿病、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表现为皮肤红斑等且有年龄性别无特异、受生活方式和病史影响,诊断靠临床表现观察和真菌学检查,治疗抗真菌,预防要注意个人卫生等。
体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等。
病因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病动物(如猫、狗等)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比如与体癣患者密切接触,或者使用了患者用过的毛巾、衣物等。
易发因素:多汗、肥胖、糖尿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更容易患上体癣。因为多汗会使皮肤局部环境潮湿,有利于真菌生长繁殖;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受到皮肤癣菌的侵袭;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初起为红色丘疹、小水疱,随后逐渐向周围扩展形成环状或多环状红斑,边缘清楚,伴有丘疹、水疱和脱屑,中央区域炎症较轻,有自愈倾向但容易复发。红斑的边缘常隆起,活动性边缘可伴有丘疹、水疱,瘙痒明显。不同部位的体癣可能有一些特点,比如发生在面部的体癣,由于面部皮肤较为细嫩,皮疹可能相对不典型,但同样有红斑、脱屑等表现;发生在足部的体癣(需注意不要混淆,体癣是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以外的光滑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而足癣是发生在足跖部及趾间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不同部位的癣)表现则有其自身特点,但体癣一般不在足部。
年龄、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儿童由于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可能更易与患病动物接触等原因,也可能患体癣;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男女均可发病。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的人,如矿工等,由于皮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增加了体癣的发病几率;喜欢穿紧身不透气衣物的人,局部皮肤温度高、湿度大,也利于真菌生长,容易诱发体癣。
病史相关:有皮肤癣菌感染病史的人,再次接触皮肤癣菌时更容易复发体癣;有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病史的人,如患有艾滋病等,发生体癣的风险更高,且病情可能更严重、更难控制。
诊断
临床表现观察: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皮肤损害的形态、分布等特点,初步怀疑体癣。
真菌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直接镜检,取皮损边缘的鳞屑进行镜检,若发现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还可以进行真菌培养,能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类,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治疗与预防
治疗: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对于皮疹面积较大、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但口服药物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因为有一定的肝毒性等副作用。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体癣患者及患病动物密切接触;不共用毛巾、衣物等生活用品;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注意其个人卫生,保持儿童皮肤清洁,避免儿童与患病动物过度接触,一旦发现儿童有疑似体癣的表现,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皮肤娇嫩,治疗时要选择相对温和且有效的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尽量减少药物对儿童身体的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