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脑疝

脑疝

2025年11月05日 15:11:08
病情描述:

脑疝

医生回答(1)
  • 俞巍
    俞巍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脑疝是因颅内压增高致脑组织从高压部位向低压部位移位的病理状态,分小脑幕切迹疝(幕上病变致意识障碍等)、枕骨大孔疝(后颅窝病变致剧烈头痛等)、大脑镰下疝(一侧半球病变致对侧下肢轻瘫等),病因是颅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有生命体征变化,诊断靠影像学检查,治疗首要降颅压,手术减压,儿童需早识别早干预,老年人要综合基础病谨慎用药。

    一、脑疝定义

    脑疝是因颅内压增高,致使脑组织从压力较高部位向压力较低部位移位,经硬脑膜间隙和孔道挤至颅腔以外的病理状态。

    二、分类及特点

    (一)小脑幕切迹疝

    多由幕上病变引起,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患侧瞳孔先缩小后散大、对侧肢体偏瘫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致呼吸循环衰竭。

    (二)枕骨大孔疝

    常由后颅窝病变引发,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继而迅速出现呼吸骤停,意识障碍出现相对较晚。

    (三)大脑镰下疝

    多因一侧大脑半球占位病变使脑组织向对侧移位,导致大脑镰下的扣带回疝入对侧,可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表现。

    三、病因

    颅内占位性病变是主要病因,如脑出血、脑肿瘤、脑脓肿、颅内血肿等,这些病变会使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衡,从而引发脑疝。

    四、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脑疝临床表现各异,除上述各类型特点外,还可能伴有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五、诊断方法

    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快速明确颅内病变部位、范围及颅内压增高情况,MRI对脑疝的早期诊断及病因排查也有重要价值。

    六、治疗原则

    首要目标是迅速降低颅内压,可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对于有明确手术指征的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减压,如去除颅骨骨瓣、清除颅内血肿或切除脑肿瘤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脑疝需高度警惕,因儿童颅骨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缓冲空间相对较大,但病情变化往往更为迅速,应尽早识别脑疝征象,快速采取降低颅内压及手术等干预措施,且需特别注意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的及时医疗处置。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生脑疝时应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状态,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手段降低颅内压,手术风险评估要全面,充分权衡利弊后制定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