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孩溶血性黄疸怎么办

小孩溶血性黄疸怎么办

2025年11月05日 14:50:14
病情描述:

小孩溶血性黄疸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宗晔
    宗晔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向他提问

    溶血性黄疸诊断可通过血常规等检测结合病史等,治疗有光照疗法促胆红素排出、药物干预封闭受体、严重时换血,护理需做皮肤清洁观察、保证喂养防呛奶及监测病情,预后因病因异,如G-6-PD缺乏症需避氧化性物质等,遗传性的需长期关注并干预并发症。

    一、诊断评估

    通过血常规检测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提示可能存在溶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情况,增多常提示骨髓代偿性红系增生;血清胆红素测定明确胆红素水平及类型,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符合溶血性黄疸特点,结合患儿病史(如家族遗传病史、感染史等),必要时进行相关病因检测,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需行基因检测或酶活性测定辅助诊断,以明确溶血性黄疸的具体病因。

    二、治疗方法

    1.光照疗法: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如蓝光、绿光)照射患儿皮肤,促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适用于血清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如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05μmol/L,早产儿>171μmol/L)的患儿,光照时需注意保护患儿眼睛及会阴部等关键部位,避免光线直接照射造成损伤。

    2.药物干预:遵医嘱可使用丙种球蛋白,其能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Fc受体,减少红细胞破坏,具体用药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判定,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使用。

    3.换血疗法:对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如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改变等核黄疸早期表现)或存在核黄疸风险的患儿,需及时进行换血治疗,通过置换患儿体内致敏红细胞及胆红素等,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护理要点

    1.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皮肤黄疸进展情况,记录黄疸出现部位及程度变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儿擦拭皮肤,避免患儿抓挠皮肤引发破损感染,若皮肤有破损需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2.喂养护理:保证患儿充足喂养,对于新生儿需按需喂养,提供合适的喂养姿势,防止呛奶,充足的喂养可促进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利于黄疸消退。

    3.病情监测: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同时关注患儿精神反应、吸吮力等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拒奶、抽搐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四、预后注意

    不同病因导致的溶血性黄疸预后存在差异,如G-6-PD缺乏症引起的溶血性黄疸,需避免患儿接触氧化性物质(如某些药物、蚕豆等)及服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定期随访监测血常规及胆红素水平,关注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对于遗传性溶血性黄疸,需长期关注患儿健康状况,部分患儿可能存在贫血等并发症,需及时干预处理,以保障患儿健康成长。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