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常见的抗真菌类药物有哪些

常见的抗真菌类药物有哪些

2025年11月05日 20:44:04
病情描述:

常见的抗真菌类药物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柏楠
    柏楠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多烯类抗真菌药物代表两性霉素B,作用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改变通透性抗深部真菌有肾毒性,唑类中咪唑类酮康唑治浅部真菌但肝毒性受限,三唑类氟康唑对念珠菌等有效口服吸收好儿童孕妇需调整,伊曲康唑对曲霉等有效口服受进食影响儿童老年需调,棘白菌素类代表卡泊芬净抑制真菌细胞壁葡聚糖合成对耐药患者适用不良反应少,嘧啶类以氟胞嘧啶为例常与两性霉素B联合用干扰DNA和RNA合成单独易耐药需监测血液学指标儿童孕妇有要求。

    一、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代表药物为两性霉素B,其作用机制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结合,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多种深部真菌如新生隐球菌、念珠菌属等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严重深部真菌感染,如系统性念珠菌病、隐球菌脑膜炎等。但该药物具有一定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在应用时需关注患者肾功能情况,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

    二、唑类抗真菌药物

    (一)咪唑类

    以酮康唑为例,对浅部真菌和部分深部真菌有一定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癣菌病等浅部真菌感染,但由于其肝毒性等副作用相对较多,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用于严重深部真菌感染的首选治疗。

    (二)三唑类

    1.氟康唑:对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等有较好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念珠菌病(如口咽部念珠菌病、侵袭性念珠菌病等)、隐球菌病(如隐球菌脑膜炎等)。其药代动力学特点较好,口服吸收良好,能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和体液中,儿童患者在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剂量,孕妇使用需权衡对胎儿的影响,因为氟康唑可能透过胎盘。

    2.伊曲康唑:对曲霉属、念珠菌属、隐球菌属等均有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侵袭性曲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等。其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受进食影响,需注意给药方式,对于不同感染类型的患者,如儿童患者使用时需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根据体重等调整剂量,老年患者若有肝肾功能减退也需调整用药方案。

    三、棘白菌素类

    代表药物为卡泊芬净,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葡聚糖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对念珠菌属、曲霉属等有良好抗菌活性,尤其适用于对其他抗真菌药物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如对多烯类或唑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感染患者。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但在使用时仍需关注患者的一般状况,尤其是有过敏史的患者需谨慎。

    四、嘧啶类抗真菌药物

    以氟胞嘧啶为例,主要与两性霉素B联合使用治疗隐球菌病、念珠菌病等,其作用机制是干扰真菌DNA和RNA的合成。由于单独使用易产生耐药性,故常联合用药。在应用时需监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等,因为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儿童患者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剂量计算方法和监测要求,孕妇使用需评估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