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脐带血穿刺是如何应用于产前筛查的

脐带血穿刺是如何应用于产前筛查的

2025年11月05日 22:29:28
病情描述:

脐带血穿刺是如何应用于产前筛查的

医生回答(1)
  • 李莹
    李莹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向他提问

    脐带血穿刺通常于妊娠18至24周在B超精准引导下进行,经孕妇腹壁、子宫壁进入羊膜腔抽取少量脐带血,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染色体异常疾病及基因检测诊断单基因遗传病,适用于高龄、血清学筛查高危、曾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及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的孕妇,存在流产、感染、胎儿出血等风险,操作前需完善相关检查评估身体状况,操作后要适当休息并密切观察自身异常情况。

    一、脐带血穿刺的操作流程

    1.操作时间:通常选择在妊娠18~24周进行,此阶段羊水相对充足,胎儿活动度适宜,能降低操作风险。

    2.操作方法:在B超精准引导下,使用穿刺针依次穿过孕妇腹壁、子宫壁,最终进入羊膜腔,抽取少量脐带血。

    二、在产前筛查中的具体应用

    1.检测内容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对胎儿染色体数目及结构进行检测,精准诊断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异常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此类疾病会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

    基因检测:能针对某些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诊断,若夫妇一方为特定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通过脐带血穿刺检测可明确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2.适用人群

    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由于卵子质量下降,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显著升高,需通过脐带血穿刺进行更精准的产前诊断。

    血清学筛查高危孕妇:血清学筛查提示胎儿患染色体异常风险较高的孕妇,需进一步通过脐带血穿刺明确诊断。

    曾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孕妇:既往有生育染色体异常患儿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胎儿复发风险增加,脐带血穿刺是重要的排查手段。

    夫妇一方为染色体异常携带者:夫妻双方若有一方存在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胎儿遗传染色体异常的概率较大,需行脐带血穿刺检测。

    三、风险与注意事项

    1.风险方面

    流产风险:操作过程中可能引发流产,发生率一般在0.5%~1%左右,虽概率较低,但仍需孕妇及家属充分了解。

    感染风险:存在发生宫腔内感染的可能,不过通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可将风险降至最低。

    胎儿出血风险:穿刺过程中可能导致胎儿局部出血,但多数可自行恢复。

    2.注意事项

    操作前评估:操作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全面评估孕妇身体状况,若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需谨慎操作。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妊娠并发症风险更高,更要严格把控操作指征;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或既往病史的孕妇,如患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需在多学科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脐带血穿刺。

    操作后护理:孕妇操作后需适当休息,密切观察自身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就医。不同身体状况的孕妇,如存在妊娠合并症的孕妇,术后监测和护理需更严格,以保障母婴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