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白色念珠菌病是什么

白色念珠菌病是什么

2025年11月05日 22:36:24
病情描述:

白色念珠菌病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林继宗
    林继宗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白色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白色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免疫力下降等会致其繁殖引发疾病,有皮肤黏膜和深部组织感染表现,婴幼儿等是易感人群,可通过显微镜检查等诊断,治疗分局部和全身治疗,局部用抗真菌药,深部或严重浅部感染需全身用抗真菌药,有基础病者要控制基础病提高免疫力。

    感染部位及表现

    皮肤黏膜感染:

    口腔念珠菌病: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膜状物,不易擦去,强行擦去后可见充血糜烂面,患儿可能会出现拒食、哭闹等症状;成人也可发生,如鹅口疮,常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等有关。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女性多见,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

    皮肤念珠菌病: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伴有瘙痒,边界清楚。

    深部组织感染:

    消化道念珠菌病:可引起食管炎、肠炎等,食管炎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肠炎则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或黏液样。

    呼吸道念珠菌病:多由呼吸道吸入白色念珠菌引起,可表现为肺炎,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等。

    中枢神经系统念珠菌病:较为少见,但病情严重,可出现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

    易感人群及相关因素

    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口腔黏膜娇嫩,且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易导致菌群失调,是口腔念珠菌病的高发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且常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容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

    免疫抑制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由于机体免疫力严重受损,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人群: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平衡,激素的使用会抑制免疫系统,从而为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

    诊断方法

    显微镜检查:取病变部位的分泌物、组织等标本,经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白色念珠菌的菌丝或孢子。

    真菌培养:将标本接种于真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鉴定,可明确是否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并确定其药敏情况。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深部组织感染,可通过活检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组织内是否有白色念珠菌的侵犯及相应的病理改变。

    治疗原则

    局部治疗:对于皮肤黏膜的浅部感染,可使用局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制霉菌素软膏、克霉唑乳膏等治疗皮肤念珠菌病;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制霉菌素甘油涂抹治疗口腔念珠菌病;使用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阴道局部用药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全身治疗:对于深部组织感染或病情较严重的浅部感染,需要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但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同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康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