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2025年11月05日 19:25:17
病情描述:

急性消化道出血的症状

医生回答(1)
  • 梁翠萍
    梁翠萍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消化道出血会引发呕血与黑便,呕血多为血性或咖啡渣样、黑便呈柏油样,是血液经消化液作用致血红蛋白变硫化铁所致;还会导致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轻度有头晕乏力等、中度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重度现休克表现,因血容量骤减致心脏泵血功能不能维持正常灌注;会引起贫血相关表现,有面色苍白、乏力等,是红细胞丢失过多致携氧能力下降;多数患者出血后会出现低热,一般不超38.5℃、持续数天至一周,是血液分解产物被吸收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一、呕血与黑便

    表现情况:呕血通常为血性或咖啡渣样物质,黑便多呈柏油样,这是因为血液在胃肠道内经过消化液作用,血红蛋白中的铁变为硫化铁所致。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急性消化道出血时呕血和黑便表现可能因出血量及出血速度不同而有差异,比如幼儿可能因表达不清更易被忽视病情进展。

    发病机制:消化道出血后,血液中的红细胞被破坏,血红蛋白经肠道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使得粪便颜色改变,同时血液刺激胃肠道引起呕吐反射导致呕血。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症状表现:轻度出血时可表现为头晕、乏力等;中度出血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重度出血时会出现休克表现,如四肢湿冷、脉搏细速、意识障碍等。不同性别患者在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时可能因基础健康状况不同而有不同表现,比如女性若本身有贫血基础,可能在出血量相对较小时就出现较明显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年龄方面,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减退,对失血的耐受能力较差,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现的速度可能更快,症状可能更严重。

    发生原理:急性消化道出血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心脏泵血功能无法维持正常血压和组织灌注,从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相关表现,机体通过心率加快等机制试图维持血压,但随着出血量增加会逐渐出现休克表现。

    三、贫血相关表现

    症状情况: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症状。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贫血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基础体能差,贫血时心悸气短等症状可能更明显。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心血管疾病,贫血会加重心脏负担,使心悸气短等症状更突出。

    产生原因:消化道持续出血导致红细胞丢失过多,机体红细胞数量减少,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贫血相关表现,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氧气供应。

    四、发热

    发热特点:多数患者在出血后会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时间数天至一周左右。发生机制是由于出血后血液分解产物被吸收,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需关注,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出血后发热可能提示病情变化需密切监测;老年患者发热时要警惕是否合并感染等其他情况,因为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

    具体机制:血液中的蛋白质等分解产物被吸收入血,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得体温调定点升高,进而引起发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