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早产的方法问
预防早产的方法
-
孕前需合理营养摄入并控制基础疾病,孕期要定期产检、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染,多胎妊娠加强管理、有早产史孕妇密切监测宫颈等指标、高龄孕妇重视产检,还应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并做好心理调节。
一、孕前保健
1.合理营养摄入:孕前及孕早期需保证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摄入足够的叶酸(每日约0.4-0.8mg),研究表明叶酸能降低神经管畸形风险,同时对早产预防可能有积极作用,还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C、E等)及矿物质(如钙、铁等)的食物,以维持身体良好状态,为孕期奠定基础。
2.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孕前需将病情控制平稳。高血压孕妇孕前血压应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糖尿病孕妇需通过饮食控制、必要时配合胰岛素治疗使血糖稳定在理想范围(空腹血糖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6.7mmol/L),因为高血压、糖尿病均是引发早产的高危因素。
二、孕期保健
1.定期产检:孕期应严格按照医嘱定期进行产检,通过产检可及时发现宫颈机能不全、胎位异常等可能导致早产的问题。例如,经阴道超声监测宫颈长度,若孕妇宫颈长度<25mm,提示早产风险增加,需进一步评估和采取相应措施。
2.避免过度劳累:孕期要保证充足睡眠,每日建议睡眠7-9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重体力劳动,防止身体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影响子宫的稳定性,增加早产发生几率。
3.预防感染:积极预防和治疗生殖道感染,如定期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若发现B族链球菌感染等情况,需在孕晚期根据医嘱进行筛查和必要时的抗生素预防,因为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刺激子宫收缩,引发早产。
三、疾病管理与特殊人群关注
1.多胎妊娠管理:多胎妊娠孕妇早产风险显著高于单胎妊娠,需加强孕期管理,适当增加产检次数,密切监测孕妇身体状况及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提前住院进行保胎等干预措施。
2.有早产史孕妇:既往有早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需更密切监测宫颈长度等指标,孕中期可通过超声监测宫颈情况,若宫颈有缩短趋势等异常,可在医生评估下采取相应的宫颈环扎等预防性措施。
3.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年龄≥35岁)早产风险相对较高,应格外注意产检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产检计划,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状况,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早产的隐患并进行处理。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不良生活方式:孕妇应严格戒烟戒酒,吸烟会使子宫血管收缩,影响胎盘血供,酗酒可干扰胎儿正常发育,二者均会显著增加早产风险。
2.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孕期长期焦虑、压力大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子宫收缩,增加早产风险,家人应给予孕妇充分的心理支持,孕妇自身可通过适当运动、听舒缓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维持心理状态平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