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脾切除后有什么后遗症

脾切除后有什么后遗症

2025年11月05日 20:25:51
病情描述:

脾切除后有什么后遗症

医生回答(1)
  • 俞巍
    俞巍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向他提问

    脾切除后有感染风险增加、血栓形成倾向增高、粒细胞减少相关问题、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及对特殊人群有影响,感染风险方面脾切除后对特定细菌易感性增高且儿童青少年更突出,血栓形成因血小板计数升高等致风险增加,粒细胞减少使抗感染能力下降,儿童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各方面风险更高且基础疾病易受影响,女性妊娠时血栓及感染风险增加需特殊注意并评估管理。

    脾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切除后,机体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的易感性显著增高,儿童和青少年感染的风险尤其突出。研究表明,脾切除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的概率较正常人高50-200倍,且感染往往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高热、寒战、感染性休克等严重表现。例如,儿童脾切除后,由于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上述细菌的侵袭,引发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

    血栓形成倾向增高

    脾切除后,患者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常升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研究发现,脾切除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栓形成的机制与脾切除后血小板功能和数量的改变、凝血因子的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长期卧床的脾切除患者,由于活动减少,血流缓慢,更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可导致肺栓塞,严重时危及生命。

    粒细胞减少相关问题

    脾具有过滤血液、清除衰老血细胞等功能,脾切除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或持续性的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会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患者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且感染症状可能不典型。对于脾切除术后出现粒细胞减少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咽痛等感染征象,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于儿童患者,脾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研究显示,部分脾切除后的儿童在身高、体重增长等方面可能较同龄正常儿童稍慢。这可能与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营养物质代谢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脾切除后需要更加关注其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同时密切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干预。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脾切除后,机体各方面功能衰退,感染风险、血栓形成风险等较年轻人更高。老年人本身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脾切除后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受到影响,增加了病情复杂化的风险。例如,老年人脾切除后发生感染时,由于机体反应能力下降,可能不能及时表现出典型的感染症状,容易延误治疗;发生血栓时,由于血管弹性差等因素,治疗难度相对较大。

    女性患者:女性脾切除后,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需要特别注意。妊娠期间,由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脾切除后的女性发生血栓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同时,妊娠也可能会对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女性脾切除术后计划妊娠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孕期管理方案,密切监测各项指标,确保母婴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