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细胞压积问
什么是红细胞压积
-
红细胞压积是血常规中反映红细胞在血液占比的指标,成年男性参考值通常在40%-50%范围内、成年女性一般为35%-45%、新生儿相对较高约45%-63%、儿童因年龄而异在35%-50%区间且随年龄向成人值靠近,增高可见于病理性的大面积烧伤严重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及生理性的新生儿短期红细胞生成旺盛,降低常见于病理性的各种贫血、大量失血后、妊娠中晚期等及生理性的妊娠中晚期血液稀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可影响,新生儿需结合其他指标评估、孕妇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关注压积变化。
一、定义阐释
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又称红细胞比容,是指一定体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反映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占比情况。
二、参考值范围
1.成年男性:通常在40%~50%(0.40~0.50L/L)范围内;
2.成年女性:一般为35%~45%(0.35~0.45L/L);
3.新生儿:相对较高,约45%~63%(0.45~0.63L/L);
4.儿童:因年龄而异,一般在35%~50%(0.35~0.50L/L)区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向成人参考值范围靠近。
三、临床意义
(一)增高情况
1.病理性增高:可见于大面积烧伤、严重脱水等情况,因体液大量丢失致血液浓缩,红细胞比例相对升高;也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由于骨髓异常增生使红细胞生成异常增多,从而导致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
2.生理性增高:新生儿因胎儿期处于相对缺氧环境,出生后短期内红细胞生成旺盛,可出现生理性红细胞压积增高。
(二)降低情况
1.病理性降低:常见于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因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致使红细胞占全血的比例下降;还可见于大量失血后、妊娠中晚期等情况,前者因血液丢失红细胞减少,后者属于生理性血液稀释。
2.生理性降低:妊娠中晚期由于血容量增加,出现相对性红细胞压积降低,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四、影响因素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新生儿因胎儿期特殊生理环境,红细胞压积相对较高,随年龄增长,至儿童期逐渐接近成人参考范围。老年人若出现红细胞压积异常,需警惕是否存在慢性疾病影响,如慢性肾病可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压积。
(二)性别因素
成年男性通常红细胞压积略高于女性,这与男性体内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雄激素可促进红细胞生成。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脱水、大量出汗等可致红细胞压积增高,而大量饮水、输液等情况可使血液稀释,导致红细胞压积降低。
(四)特殊人群
1.新生儿:需关注其红细胞压积变化,因新生儿各系统发育未完善,红细胞压积异常可能提示存在贫血或血液浓缩等问题,需结合血红蛋白等其他指标综合评估,必要时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2.孕妇:妊娠中晚期出现的红细胞压积降低多为生理性血液稀释,但也需警惕病理性贫血等情况,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动态观察红细胞压积及其他血常规指标变化,以保障母婴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