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会怎么样问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会怎么样
-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可能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及药物因素导致。生理性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儿童生长发育中可能出现暂时性偏低)和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剧烈运动可致暂时偏低);病理性因素有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感染(如脓毒血症急性期)、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药物因素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发现偏低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与成人有所不同,婴幼儿时期嗜酸性粒细胞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在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这通常是机体生长发育阶段的正常表现,一般不会对儿童的健康造成明显不良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例如,新生儿出生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较高,1周后明显降低,1-2岁时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多为生理性波动。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暂时偏低。剧烈运动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的免疫等系统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可能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一般在休息恢复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可恢复正常。比如进行高强度马拉松训练后,部分人可能出现短时间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经过适当休息后大多能恢复。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某些疾病状态
内分泌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醇分泌增加,可抑制骨髓释放嗜酸性粒细胞,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例如库欣综合征患者,由于体内皮质醇水平异常升高,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这类患者除了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外,还会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高血压等典型的库欣综合征表现,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相关指标来明确诊断。
严重感染:在严重细菌感染的急性期,机体的免疫反应会发生变化,中性粒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被大量动员来应对感染,可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和释放,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例如脓毒血症患者,在感染的严重阶段,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往往明显降低,同时患者会有高热、寒战、感染性休克等严重感染表现,需要积极控制感染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可能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或代谢,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血细胞生成减少,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在内的多种血细胞数量都会减少。患者会出现贫血、出血、感染等一系列症状,需要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三、药物因素导致的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某些药物的使用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偏低。例如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激素对骨髓造血功能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调节作用,会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生成和释放,导致其计数降低。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等指标,一旦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综合评估,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比如长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定期检查血常规了解嗜酸性粒细胞等指标变化很重要。
总之,嗜酸性粒细胞偏低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应及时就医,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原因引起,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