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当患者需要安装支架时,需要如何操作

当患者需要安装支架时,需要如何操作

2025年11月07日 14:59:42
病情描述:

当患者需要安装支架时,需要如何操作

医生回答(1)
  • 孙宁玲
    孙宁玲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术前需评估病情明确支架植入指征并考量相关因素及做禁食禁水、过敏试验、实验室检查、心理疏导等术前准备工作,术中进行穿刺准备、导丝导管操作及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护理穿刺部位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

    一、术前准备

    1.病情评估:医生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症状表现(如胸痛等),结合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范围,评估是否符合支架植入指征。需综合考量患者年龄(老年患者手术耐受可能较差)、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对手术风险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微血管病变等增加手术复杂性的因素。

    2.术前准备工作:患者需按要求禁食禁水,进行过敏试验,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同时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紧张情绪,因紧张可能影响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

    二、术中操作

    1.穿刺准备: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消毒铺巾后局部麻醉,再用穿刺针穿刺相应动脉。不同年龄患者血管条件有差异,老年患者血管多迂曲、硬化,穿刺时需更精准操作;儿童一般不涉及支架植入,但成人中不同年龄患者血管特点影响穿刺及后续操作难度。

    2.导丝导管操作:通过穿刺部位送入导丝与导管,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开口处,注入造影剂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具体部位、狭窄程度等情况。

    3.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依据病变情况选取合适球囊导管扩张病变部位,随后将支架输送至病变处并释放,以撑开狭窄血管恢复血流通畅。

    三、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心电图等生命体征,老年患者及有基础心血管疾病者需重点关注,及时发现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异常并处理。

    2.穿刺部位护理:若为桡动脉穿刺,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若为股动脉穿刺,需制动一定时间防止出血,不同年龄制动要求有别,老年患者制动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同时注意预防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3.药物治疗: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不涉及具体剂量指导),需根据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调整用药

    合理性,例如有胃肠道疾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注意胃肠道保护。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