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过速的标准值是多少以及如何治疗问
心跳过速的标准值是多少以及如何治疗
-
心跳过速分成人静息时正常范围超100次/分钟需综合因素判断及儿童不同年龄段有相应正常范围判定标准,非药物干预包括处理生理性因素及针对基础疾病干预,病理性难控时可药物治疗,儿童患者需优先排查病因且非药物为主、药物需儿科医生指导,老年患者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谨慎评估药物安全性有效性并密切监测。
一、心跳过速的标准值
1.成人静息状态标准:正常成人静息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钟,若静息时心率超过100次/分钟,需考虑心动过速,需结合生理性(如运动、情绪激动)或病理性(如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综合判断。
2.儿童不同年龄段差异:新生儿心率120~160次/分钟,1岁以内婴儿110~130次/分钟,1~3岁幼儿100~120次/分钟,3~7岁儿童80~100次/分钟,7岁以上儿童心率渐趋近成人范围(60~100次/分钟),需依年龄段正常范围判定是否为心跳过速。
二、心跳过速的治疗
1.非药物干预
生理性因素处理:因运动、情绪紧张等生理性因素致短暂心跳过速,可通过休息、平复情绪等缓解,一般休息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心率可恢复正常。例如运动后心跳过速,停下休息并深呼吸可助心率回落。
基础疾病干预:若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基础疾病引发心跳过速,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致心跳过速,可通过补充铁剂纠正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致心跳过速,需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状腺激素水平以改善心率。
2.药物治疗:病理性心跳过速且非药物干预无法控制时,可考虑药物治疗,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但具体药物需由专业医生据患者病情等综合判定,遵循临床诊疗规范。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心跳过速需优先排查发热、感染等病因,以非药物干预为主,避免随意使用成人药物,药物治疗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因儿童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代谢、耐受等有差异。
老年患者:老年人心跳过速需综合考量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治疗时谨慎评估药物安全性与有效性,非药物干预关注老年人活动耐受性,药物治疗需密切监测心率及不良反应,因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对药物反应与中青年不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