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低热怎么治疗合适

低热怎么治疗合适

2025年11月07日 22:59:29
病情描述:

低热怎么治疗合适

医生回答(1)
  • 何婉儿
    何婉儿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低热指体温波动于~℃之间,其病因有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一般自限性儿童成人多休息多饮水无改善或加重就医,细菌感染如结核需相关检查特殊人群谨慎处理成人据感染部位等判断)和非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育龄女伴皮疹关节痛需就医查自身抗体规范治疗儿童谨慎,内分泌疾病如甲亢伴多汗心悸消瘦需查甲状腺功能由内分泌科医生制定方案),非药物干预有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儿童用~℃水擦大血管丰富部位成人可采用有寒战停,使用退热贴贴额头等)和调整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婴幼儿衣物不宜过多包裹不过紧利于散热)。

    一、明确低热定义

    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7.3~38℃之间。

    二、寻找低热病因并针对处理

    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一般具有自限性。儿童感染病毒后出现低热,需保证充足休息,适当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成人病毒感染低热时也可通过多休息、多饮水来促进机体恢复,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细菌感染:例如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低热,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若怀疑结核感染导致低热,需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痰液检查等明确诊断。成人细菌感染低热则要根据感染部位等情况判断,如肺部细菌感染,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后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等。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女性,患者除低热外可能伴有皮疹、关节痛等表现。对于此类患者需及时就医,完善自身抗体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儿童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低热时,更要谨慎处理,需综合评估病情后进行规范治疗。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出现低热,同时伴有多汗、心悸、消瘦等症状。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若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低热,都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等检查,然后由内分泌科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物理降温:

    温水擦浴:对于儿童,用32~34℃的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左右。成人也可采用此方法,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目的。但要注意,若患者有寒战等情况应停止温水擦浴。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于额头等部位,通过凝胶中水分的蒸发起到降温作用,儿童和成人都可使用,方便简单。

    调整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湿度40%~60%,让患者处于舒适的环境中,有利于机体散热。对于婴幼儿,要注意衣物穿着不宜过多,包裹不宜过紧,以利于体温散发。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