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蛋白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蛋白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年11月07日 21:02:30
病情描述:

蛋白偏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医生回答(1)
  • 何婉儿
    何婉儿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蛋白偏低可由摄入不足、合成障碍、丢失过多、消耗增加等因素引起,不同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因各自特点也易出现蛋白偏低情况,需注意相应的饮食及健康状况以保证蛋白质摄入或代谢正常。

    一、摄入不足

    饮食因素:长期挑食、节食或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会导致蛋白质摄入总量不足。例如,一些减肥人群过度控制饮食,仅摄入少量食物,其中蛋白质含量无法满足身体需求;婴幼儿若奶粉冲泡浓度过低等,也可能使蛋白质摄入不足。一般来说,正常成年人每天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男性约65-95克,女性约55-75克,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需求,蛋白质摄入量会更高,若长期低于相应标准,就易出现蛋白偏低情况。

    二、合成障碍

    肝脏疾病: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当患有肝硬化、肝炎等肝脏疾病时,肝细胞受损,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功能。例如,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组织广泛纤维化,正常肝细胞数量减少,导致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进而使血浆蛋白水平降低。

    营养不良相关的代谢异常:一些先天性代谢疾病或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机体代谢紊乱,也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比如,患有遗传性蛋白质合成相关酶缺陷的疾病时,会直接影响蛋白质在体内的合成过程。

    三、丢失过多

    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可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白蛋白等蛋白质漏出,造成低蛋白血症。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150毫克,而肾病综合征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可超过3.5克,长期大量丢失蛋白质会使体内蛋白水平偏低。

    肠道疾病:如严重的腹泻、肠道吸收不良综合征等,会影响蛋白质在肠道的吸收。例如,短肠综合征患者由于小肠切除过多,肠道吸收面积大大减少,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导致蛋白质丢失过多相关的蛋白偏低情况。

    四、消耗增加

    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肿瘤细胞生长迅速,会大量消耗体内的蛋白质,同时患者自身的营养状况往往较差,摄入的蛋白质不能满足机体消耗需求,从而导致蛋白偏低。例如,晚期癌症患者常伴有明显的消瘦、低蛋白血症等表现。

    感染性疾病:严重的感染,如脓毒血症等,会使机体的代谢加快,蛋白质分解增加,而摄入相对不足,进而引起蛋白偏低。例如,败血症患者由于细菌毒素的作用,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加速。

    特殊人群情况

    婴幼儿: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相对较高。若喂养不当,如奶粉选择不合适、添加辅食不及时或种类单一等,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同时,婴幼儿肠道功能相对较弱,若发生肠道感染等疾病,容易影响蛋白质吸收,需特别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供应。

    老年人: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渐减退,食欲可能下降,导致蛋白质摄入减少。而且老年人肝脏等器官功能有所衰退,蛋白质合成能力可能降低,同时一些老年人可能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病等,会进一步影响蛋白质的代谢,所以老年人要注意均衡饮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蛋白质。

    孕妇:孕妇不仅自身需要维持正常的蛋白质代谢,还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蛋白质,若孕妇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因妊娠反应严重导致摄入减少,同时胎儿生长发育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就容易出现蛋白偏低情况,孕妇需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蛋类、奶类、豆类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