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体温低于正常温度是怎么回事

体温低于正常温度是怎么回事

2025年11月07日 17:25:05
病情描述:

体温低于正常温度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何婉儿
    何婉儿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体温低于正常温度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年龄(儿童、老人)、生活方式(寒冷环境、节食营养不良)有关;病理性由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感染、休克、神经系统疾病及药物(过量退热、镇静催眠药)等引起。低体温有危害,需针对生理性改善环境、生活方式,病理性治疗原发病、监测保暖,儿童老人护理各有特点。

    一、生理性体温低于正常温度

    (一)年龄因素

    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体温易受环境影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更差,在寒冷环境中若保暖不当,容易出现体温低于正常。比如,早产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更快,若所处环境温度较低,就较易出现低体温情况。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低,产热相对减少,也更易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且老年人对寒冷的感知觉较迟钝,往往在体温已经偏低时才有所察觉。

    (二)生活方式因素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如冬季在室外停留过久且保暖措施不足,人体散热大于产热,可导致体温低于正常。另外,节食、营养不良的人群,由于能量摄入不足,产热减少,也可能出现体温偏低现象。比如一些过度节食减肥的人,长期能量摄入匮乏,身体产热不够,体温可能会低于正常范围。

    二、病理性体温低于正常温度

    (一)疾病因素

    1.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产热,其缺乏会使产热减少,从而导致体温偏低。患者常伴有畏寒、乏力、反应迟钝等表现。

    2.严重感染:重度感染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出现体温不升的情况,常见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病原体释放的毒素等物质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得产热减少。

    3.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如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组织灌注不良,机体代谢紊乱,产热减少,同时外周血管收缩,散热增加,可导致体温低于正常。患者会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表现。

    4.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累及体温调节中枢时,可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导致体温偏低。例如,脑干出血的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容易出现体温异常,包括低体温情况。

    (二)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体温低于正常,如过量使用退热药物,会导致机体散热过多,体温下降。另外,一些镇静催眠药等也可能对体温调节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引起体温偏低。

    三、低体温的危害及应对

    (一)危害

    生理性低体温若未及时纠正,可能发展为病理性低体温,进一步加重病情。而病理性低体温会影响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例如,低体温会使心血管系统功能受到影响,导致心率减慢、心律失常等;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加重意识障碍等。对于新生儿,低体温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代谢紊乱等问题;老年人低体温可能会诱发肺炎等并发症。

    (二)应对

    对于生理性低体温,应注意改善环境温度,给儿童适当增加衣物保暖,老年人注意保持室内温暖,调整生活方式,保证营养摄入等。对于病理性低体温,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针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进行激素替代治疗,针对感染性休克进行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同时,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但要避免过度加热,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儿童,护理时要特别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加重病情,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保暖方式;老年人则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变化,及时就医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