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怎么引起的问
羊水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
羊水栓塞是严重分娩期并发症,确切机制未完全明晰,主要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母体对羊水成分过敏反应、凝血功能异常相关,高龄、多产等孕妇风险高,孕期应产检,分娩中配合医护人员,出现异常及时告知。
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正常情况下,羊水通过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等途径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是极少量且会被母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所清除。然而,当发生胎膜破裂、子宫收缩过强等情况时,羊水有可能大量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比如,经产妇的宫颈口较松,胎膜破裂时宫腔内压力骤降,更易促使羊水挤入已张开的宫颈黏膜静脉;临产后子宫收缩过强,宫腔内压力过高,使得胎膜破裂,羊水得以进入母体血循环。
母体对羊水成分的过敏反应:羊水中的有形成分(如胎脂、胎粪、毳毛等)作为异体蛋白,可作为抗原刺激母体产生过敏反应。母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这些外来抗原后,会引发一系列的免疫炎性反应,导致肺动脉高压、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例如,胎粪污染的羊水进入母体循环时,胎粪中的成分更容易引发强烈的过敏及炎症反应。
凝血功能异常:在羊水栓塞发生过程中,一方面,羊水中的促凝物质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管内微血栓形成,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进而引发凝血功能障碍;另一方面,纤溶系统被激活,进一步加剧了凝血功能的紊乱,表现为产后大量出血且难以止住等情况。高龄产妇、多产妇等由于自身凝血功能相对更容易出现异常波动,在羊水栓塞发生时更易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
对于孕妇而言,尤其是高龄、多产、有胎膜早破、子宫收缩过强等情况的孕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孕期应按时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的情况,分娩过程中需密切配合医护人员,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突发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应对羊水栓塞的可能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