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良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消化专业28年,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擅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 人正常一天几次大便最好

    一天大便1~3次,或1~2天大便1次属于正常现象,具体因人而异,如有异常需就医。 一天大便1~3次,或者1~2天大便1次都属于正常现象。 大便次数因人而异,主要与个人的饮食、生活习惯、肠道功能等有关。一般来说,每天大便1~3次,或者1~2天大便1次,大便不干燥、不稀溏,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都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或减少,或者出现大便干结、腹泻、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可能是肠道疾病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大便的次数和性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减退,大便次数可能会减少;孕妇由于子宫增大,可能会压迫肠道,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儿童的大便次数也可能会因为饮食、生长发育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总之,大便次数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正常。如果对大便情况有任何疑问,建议及时就医,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5-19 15:34:20
  • 拉屎只放屁拉出粘液

    拉屎只放屁拉出粘液可能是饮食因素、肠道疾病、肝胆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注意饮食清淡,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饮食因素 如果近期食用了较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使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从而出现拉屎只放屁拉出粘液的情况。 2.肠道疾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可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分泌大量黏液,从而出现拉屎只放屁拉出粘液的情况。 3.肝胆疾病 如胆囊炎、胆结石等,可能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出现拉屎只放屁拉出粘液的情况。 4.其他 如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会导致拉屎只放屁拉出粘液的情况。 如果出现拉屎只放屁拉出粘液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2025-05-19 15:31:08
  • 肚子涨不拉屎怎么办

    肚子涨不拉屎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使用开塞露等方法缓解,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特殊人群需谨慎处理。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同时多喝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2.增加运动量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肚子涨不拉屎的问题。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天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一会儿,培养排便反射。 4.使用开塞露 如果便秘较为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药物,帮助排便。 5.就医治疗 如果肚子涨不拉屎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解决肚子涨不拉屎的问题时,应更加谨慎,避免使用不当的方法。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025-05-19 15:28:25
  • 如何检查肠粘连

    肠黏连会导致腹胀、呕吐等症状,还会影响肝脏、脾胃功能,患者需及时治疗。其检查方法如下: 一、腹部CT扫描:若能发现梗阻扩张肠管和正常肠管口径相接的“拐点”且无其他病变,高度提示肠壁外粘连索带对肠腔压迫,可间接支持肠粘连诊断。 1.可清晰显示肠道情况。 2.对判断是否存在粘连有重要意义。 二、X线、超声波等影像协助诊断:正常人腹腔内光滑湿润,脏器间可相互滑动,肠粘连时脏器运动受限。通过观察腹内脏器与腹壁或腹内脏器间的移动度,可间接反映腹内粘连。 (1)X线可监测相关情况。 (2)超声也能发挥协助作用。 三、腹腔镜检诊断或剖腹探查:可直接观察腹腔内粘连组织,相当于开腹探查,还可同时进行肠粘连的松解治疗。但腹腔镜检查需特殊麻醉,实用性不大。 (1)能直观查看粘连情况。 (2)有一定治疗作用。 总之,肠粘连较难在其发生前发现,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查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025-05-19 15:25:54
  • 胃在哪个位置

    胃位于腹腔上部,胸骨下方,略偏左,其左侧与膈相邻,右侧与肝左叶相邻,下部与十二指肠球部相邻,前壁右侧与肝左叶下面相邻,左侧与膈相邻,后壁与胰腺、横结肠系膜等相邻。 胃的位置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胃的左侧与膈相邻,右侧与肝左叶相邻,下部与十二指肠球部相邻。胃的前壁右侧与肝左叶下面相邻,左侧与膈相邻,剑突下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此处是临床上进行胃触诊的部位。胃的后壁与胰腺、横结肠系膜等相邻。 了解胃的位置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例如,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可能会导致胃的疼痛和不适,医生通常会通过触诊、X光、胃镜等检查方法来确定胃的位置和病变情况。 此外,胃的位置也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例如,长期暴饮暴食、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胃的不适和疾病。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维护胃的健康非常重要。

    2025-05-19 15:23:2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