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良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消化专业28年,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擅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最常见,与胃酸、Hp感染等相关,生活方式影响风险)、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由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长期酗酒、患病毒性肝炎致肝硬化者易发生)、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因应激、服用NSAIDs、大量饮酒等引发,不同人群应激影响不同)、上消化道肿瘤(随年龄增长发生率升高,不良生活方式增加风险)、胆道出血(由胆道结石、蛔虫、感染等引起,有胆道疾病史及胆道感染人群易出现)。 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其中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更易发生出血。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有所不同,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且生活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生进而引发出血的风险。例如,长期熬夜、饮食无规律的人群,其胃肠功能紊乱,更容易受到胃酸和幽门螺杆菌的侵袭,导致消化性溃疡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由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所致。肝硬化患者中,由于肝细胞受损、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进而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门静脉压力显著升高时,曲张的静脉容易破裂出血。该情况在有长期酗酒史、患有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导致肝硬化的人群中更为常见。长期酗酒会损伤肝细胞,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患者若病情控制不佳,也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增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因应激因素引起,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颅内病变、严重感染等。另外,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大量饮酒等也是常见诱因。不同人群中应激因素的影响不同,对于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创伤属于强烈应激,容易引发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导致出血;对于长期服用NSAIDs缓解疼痛但未注意药物不良反应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其胃肠黏膜更脆弱,长期服用易导致胃黏膜损伤出血。 上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十二指肠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会侵蚀周围血管,导致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50岁以上人群相对更易患上消化道肿瘤并引发出血。同时,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会增加上消化道肿瘤的发病风险,进而增加出血的可能性。例如,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食品的人群,其体内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摄入较多,容易诱发上消化道肿瘤出血。 胆道出血:多由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道感染等引起。结石或蛔虫等因素刺激胆道黏膜,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消化道。有胆道疾病史的人群,如曾患胆道结石的患者,其复发结石或炎症刺激易引发胆道出血;免疫功能低下、卫生条件差导致胆道感染的人群,也容易出现胆道出血情况。

    2025-09-29 12:22:16
  • 糍粑吃多了胃不舒服怎么办

    糍粑吃多了胃不舒服时,可通过休息与调整体位、适度腹部按摩、饮用适量温水或温的易消化饮品来缓解,同时要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采取措施后1-2小时内未缓解甚至加重,出现剧烈疼痛、呕吐、黑便等症状或自身情况特殊则需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段和个体对症状耐受及消化情况有差异。 一、休息与体位调整 1.休息方式:糍粑吃多了胃不舒服时,首先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可能会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消化。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来说,儿童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需要充分休息来让胃肠得到恢复;成年人如果过度运动,也会干扰胃肠的正常消化过程。 2.体位选择: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这样有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对于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相对减退,良好的体位能更好地缓解胃部不适;儿童则要注意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因体位不当加重不适。 二、适度腹部按摩 1.按摩方法: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按摩的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时间可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顺时针按摩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帮助消化食物。对于儿童,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引起腹部不适加重;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按摩时要缓慢、轻柔。 2.按摩频率:可以每隔1-2小时按摩一次,根据胃部不适的缓解情况适当调整频率。如果按摩后胃部不适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可以适当减少按摩频率;如果不适未缓解或加重,需考虑其他措施。 三、饮用适量温水或温的易消化饮品 1.温水作用:饮用适量温水可以稀释胃内的食物,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糍粑。一般建议饮用300-500毫升左右的温水。对于儿童,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胃肠;老年人饮用温水时也要缓慢饮用,防止呛咳等情况发生。 2.易消化饮品选择:还可以选择喝一些温的淡盐水,或者是稀粥等易消化的饮品。稀粥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胃黏膜,同时提供一些能量,又不会加重胃肠负担。例如小米粥,富含营养且容易消化。对于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要注意选择无糖的稀粥等饮品,避免血糖波动。 四、观察症状变化 1.持续时间关注:密切观察胃不舒服的症状持续时间。如果在采取上述措施后,1-2小时内胃部不适逐渐缓解,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超过2小时,胃部不适仍没有减轻甚至加重,出现剧烈疼痛、呕吐、黑便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症状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如果出现持续的胃部不适且精神状态不佳,老年人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都要更加警惕,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2.个体差异考虑:不同个体对糍粑的消化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可能本身胃肠功能较弱,吃少量糍粑就会出现不适,而有些人胃肠功能较好,吃多了才会有反应。所以要根据自身的个体差异来判断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如果自身情况特殊,如患有胃肠疾病史等,更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

    2025-09-29 12:21:14
  • 孕妇急性肠胃炎挂什么科

    孕妇患急性肠胃炎可挂妇产科或消化内科,挂妇产科时医生会评估孕妇整体状况及监测胎儿,挂消化内科时会诊断胃肠道症状并给针对性治疗建议,孕妇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补充水分,出现严重情况及时就医并如实告知相关信息。 一、孕妇急性肠胃炎应挂妇产科或消化内科 孕妇出现急性肠胃炎时,首先可以考虑挂妇产科。因为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其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还涉及胎儿的情况,妇产科医生能够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整体状况来进行评估和处理。同时,也可以挂消化内科,消化内科医生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针对急性肠胃炎的胃肠道症状进行针对性的诊治。 二、妇产科就诊时的考虑 (一)孕妇整体状况评估 妇产科医生会首先了解孕妇的孕周、既往病史等情况。对于不同孕周的孕妇,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孕早期,需要特别关注胎儿是否受到影响,因为严重的急性肠胃炎可能导致孕妇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而这些情况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胎儿缺氧等。医生会通过询问孕妇的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如触诊腹部了解子宫情况等。 (二)胎儿监测 妇产科医生可能会进行胎儿监测,如胎心监护等,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况。如果孕妇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医生会考虑这些因素对胎儿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胎儿的安全,比如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补液等支持治疗。 三、消化内科就诊时的考虑 (一)胃肠道症状诊断 消化内科医生会重点针对急性肠胃炎的胃肠道症状进行详细的问诊和检查。询问孕妇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具体表现,如腹痛的部位、性质,腹泻的次数、大便的性状等。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检查了解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大便常规检查查看有无肠道感染、出血等情况。 (二)针对性治疗建议 消化内科医生会根据急性肠胃炎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如果是感染性的急性肠胃炎,会考虑是否需要使用对孕妇和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来控制感染,但会非常谨慎地选择药物。如果是非感染性的急性肠胃炎,可能会通过调整饮食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来进行治疗,比如建议孕妇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 四、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妇在患有急性肠胃炎期间,要特别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在饮食方面,要遵循清淡、易消化的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如果出现严重的腹泻、呕吐、腹痛加剧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并且在整个就医过程中,要如实向医生告知自己的孕周、既往病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2025-09-29 12:20:19
  • 每天晚饭后肚子胀放屁怎么办好

    要改善晚饭后肚子胀放屁的情况,可从调整饮食习惯、适度运动、关注消化功能三方面入手。调整饮食习惯需控制进食速度、减少易产气食物摄入;适度运动包括餐后适当活动、腹部按摩;关注消化功能要补充益生菌、治疗相关疾病,若调整后无改善甚至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严重疾病。 一、调整饮食习惯 1.控制进食速度:细嚼慢咽可减少空气随食物进入消化道。研究表明,快速进食会让更多空气被吞入,从而增加肚子胀和放屁的几率。例如,每餐吃饭时间尽量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引导其慢慢咀嚼食物;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放慢进食速度。 2.减少易产气食物摄入:某些食物容易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气体,常见的易产气食物有豆类(如黄豆、黑豆等)、洋葱、土豆、红薯、萝卜、碳酸饮料等。以豆类为例,每100克黄豆中含有较多的寡糖,人体难以完全消化吸收,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气体。对于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喝牛奶也可能导致肚子胀和放屁,这类人群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的奶制品。 二、适度运动 1.餐后适当活动:晚饭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可进行一些轻度运动,如慢走。一般饭后15-30分钟开始慢走,每次持续15-30分钟。慢走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少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从而缓解肚子胀和放屁的情况。儿童饭后慢走时,家长可陪同,注意选择安全的环境;老年人慢走要注意步伐和速度,避免摔倒,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慢走的强度和时间。 2.腹部按摩:晚饭后平卧,放松身体,将双手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15分钟,可促进胃肠蠕动。按摩时力度要适中,对于儿童,家长操作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孕妇在晚饭后进行腹部按摩要避开子宫部位,避免引起不适。 三、关注消化功能 1.补充益生菌:肠道内的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来补充。但要注意选择不含过多添加剂的低糖酸奶。对于一些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胃肠功能紊乱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益生菌制剂。不过,儿童服用益生菌制剂需要谨慎,应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合适的产品。 2.治疗相关疾病: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晚饭后肚子胀放屁,如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症等。如果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和运动等方法长时间没有改善,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肠镜检查等,以明确是否存在疾病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确诊为消化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但儿童一般不建议首先使用药物,而是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如果经过上述调整后,肚子胀放屁的情况仍无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疾病。

    2025-09-29 12:18:13
  • 拉肚子怎么揉肚子

    拉肚子时可通过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及特定穴位来缓解不适。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可促进肠道蠕动,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天枢穴位于腹部,按摩有调节肠道功能等作用,孕妇需谨慎;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按摩可调节肠道气血等,不同体质人群有差异,若拉肚子严重需及时就医,不能仅依赖揉肚子。 一、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 1.操作方法:让患者采取仰卧位,放松腹部肌肉。然后将右手四指并拢,以肚脐为中心,沿着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一般以感觉舒适、不引起疼痛为宜,每次按摩的时间可以持续5-10分钟左右。 作用原理: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肠道内的气体和粪便更好地运行,对于缓解拉肚子时肠道功能紊乱有一定的帮助。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肠道的生理蠕动方向在正常情况下是有一定规律的,顺时针按摩模拟了肠道正常的蠕动方向,有助于推动肠道内容物的排出。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对于儿童,由于其腹部肌肉较薄弱,按摩时更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引起不适。对于老年人,如果有腹部手术史等情况,要先咨询医生是否适合进行腹部按摩,防止因按摩不当导致腹部脏器的损伤。如果拉肚子是由于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等)引起的,则不适合进行腹部按摩,需及时就医。 二、特定穴位的按摩 1.天枢穴 位置: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按压天枢穴,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1-3分钟左右,然后可以顺时针方向轻揉该穴位。 作用:天枢穴是大肠经的重要穴位,按摩天枢穴对于调节肠道的功能有重要作用,能够缓解拉肚子、腹痛等肠道相关的不适症状。有研究表明,按摩天枢穴可以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改善肠道的运动功能。 特殊人群:孕妇要谨慎按摩天枢穴,因为天枢穴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子宫的收缩,从而增加流产等风险。所以孕妇在进行腹部穴位按摩前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生。 2.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 按摩方法:用掌根轻轻按揉关元穴,频率适中,每次按摩3-5分钟。 作用:关元穴与肠道的功能以及人体的正气相关,按摩关元穴可以增强人体的正气,调节肠道的气血运行,对于拉肚子等肠道功能失调的情况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从中医理论角度,关元穴是补益的要穴,对于虚寒性的拉肚子可能有更好的调节作用。 人群差异:对于体质虚弱、容易怕冷的人群,按摩关元穴可能更有益处,但如果是热性体质且拉肚子伴有发热等症状的人群,按摩关元穴要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拉肚子的症状比较严重,如频繁水样便、伴有发热、腹痛剧烈等情况,仅仅通过揉肚子是不够的,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不能单纯依赖揉肚子来解决问题。

    2025-09-29 12:14: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