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良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消化专业28年,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擅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 腹泻期间应该选择添加更多普通奶粉还是腹泻奶粉

    患儿腹泻时若因乳糖不耐受应选腹泻奶粉可使症状明显改善,若为非乳糖相关因素致腹泻可继续普通奶粉,婴儿腹泻先判断是否乳糖不耐受,较大儿童非乳糖不耐受腹泻可正常选普通奶粉且要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及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一、乳糖不耐受引发的腹泻情况 当患儿因乳糖不耐受导致腹泻时,应选择腹泻奶粉。腹泻奶粉是专为乳糖不耐受婴儿设计的特殊配方奶粉,它将普通奶粉中的乳糖替换为葡萄糖聚合物等成分,避免了乳糖摄入后在肠道内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而加重腹泻的情况。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乳糖不耐受患儿食用腹泻奶粉后,腹泻症状能得到明显改善,肠道功能恢复加快。例如相关研究表明,使用腹泻奶粉的乳糖不耐受患儿,腹泻持续时间较食用普通奶粉的同类患儿显著缩短。 二、非乳糖不耐受引发的腹泻情况 若患儿腹泻并非由乳糖不耐受引起,而是其他原因,如肠道感染等非乳糖相关因素导致的腹泻,则可继续选择普通奶粉。此时普通奶粉中的营养成分能满足患儿的营养需求,因为其腹泻并非因乳糖消化问题所致,继续食用普通奶粉不会对腹泻产生不利影响,反而能保证患儿获取正常的营养供给以支持身体恢复。 三、不同年龄人群的考量 婴儿:婴儿腹泻时首先需判断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情况。对于0-12个月的婴儿,若怀疑乳糖不耐受,应及时选用腹泻奶粉;若经评估非乳糖不耐受,可继续普通奶粉喂养,但需密切观察腹泻情况变化。例如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腹泻,若母亲饮食等因素未导致婴儿乳糖不耐受,可继续母乳喂养,若为配方奶喂养且非乳糖不耐受腹泻,可继续原普通配方奶粉。 较大儿童:较大儿童腹泻时,同样先判断乳糖相关因素。若不是乳糖不耐受引发的腹泻,可正常选择普通奶粉,但要注意饮食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同时根据腹泻严重程度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增加易消化食物等,但无需更换为腹泻奶粉。

    2025-10-16 11:26:29
  • 患有肠胃炎应该食用哪些食物

    肠胃炎适宜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富含维生素的清淡蔬菜如蒸煮的胡萝卜、南瓜,优质蛋白质来源嫩豆腐,儿童选更细软易消化的米糊且注意温度,老年食物要更软烂且温度适中。 一、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1.米汤:米汤主要由大米熬制而成,富含碳水化合物,易于胃肠消化吸收,能为患者补充能量,且对胃肠道刺激较小,适合肠胃炎急性发作期食用。例如,将大米淘洗干净后,加入适量清水熬煮,取上层澄清的米汤饮用。 2.藕粉:藕粉是用莲藕加工制成,属于低纤维且易消化的食物,能快速为身体提供能量,同时不会加重胃肠负担。制作时用温水冲调后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二、富含维生素的清淡蔬菜 1.胡萝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A有助于胃肠黏膜的修复。可将胡萝卜蒸煮后食用,如蒸煮胡萝卜后捣成泥状,便于肠胃消化。需注意避免食用油煎、油炸的胡萝卜,以免增加胃肠消化难度。 2.南瓜:南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等,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其质地柔软,适合肠胃炎患者食用。可将南瓜蒸煮后制成南瓜泥或南瓜粥。 三、优质蛋白质来源 1.嫩豆腐:豆腐是植物蛋白的良好来源,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易于消化吸收。嫩豆腐质地柔软,肠胃炎患者可将其做成豆腐羹等清淡的菜肴食用,如豆腐与青菜搭配制成豆腐青菜羹。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肠胃炎患者:儿童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应选择更细软、易消化的食物,除上述常见食物外,可增加米糊的摄入,米糊由大米研磨后制成,极易消化,同时要注意食物温度适宜,避免过凉刺激儿童肠胃。 2.老年肠胃炎患者:老年人肠胃蠕动功能相对缓慢,除遵循上述食物选择原则外,要特别注意食物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刺激胃肠道,同时食物应做得更软烂,如将蔬菜进一步切碎煮烂,确保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2025-10-16 11:24:56
  • 反酸性食管炎的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有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包括餐后1小时出现、与卧位等有关的烧心,以及餐后等发生的反流;非典型症状有胸骨后可放射的胸痛(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初期间歇性后期永久性的吞咽困难,还有反流致咽喉炎、哮喘等其他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反流:有反流物呈酸性或带苦味,偶尔有酸味,常在餐后、身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发生,反流物可能反流至口腔或咽部。老年患者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反流现象,且反流发生时可能会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因为反流物刺激咽喉部或进入气管可引起咳嗽、气喘等。 反流性食管炎的非典型症状 胸痛:疼痛发生在胸骨后,严重时可为剧烈刺痛,可放射到后背、胸部、肩部、颈部、耳后等部位,有时酷似心绞痛,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和反流症状。这种胸痛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需要通过胃镜等检查来鉴别。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同时心理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导致胸痛症状更容易被诱发或加重。 吞咽困难:初期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吞咽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吞咽困难所替代。儿童患者若出现吞咽困难,可能会影响进食量,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老年患者吞咽困难可能会导致进食速度减慢、进食量减少,进而影响整体营养状况,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支持。 其他症状:反流物刺激咽喉部可引起咽喉炎,出现声嘶、咽部不适或异物感;反流物吸入气道可引发哮喘,尤其在夜间发作较多。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老年患者,反流引发的哮喘可能会加重肺部病情,增加治疗难度。儿童患者出现反流相关的呼吸道症状时,可能会被误诊为普通的呼吸道感染,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025-10-16 11:23:35
  • 穴位治疗便秘

    便秘可按摩大肠俞、天枢穴、支沟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等穴位缓解症状,但按摩只能辅助治疗,严重者需就医。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者按摩时应注意力度。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长期便秘可能会导致肛裂、痔疮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除了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外,中医穴位按摩也可以帮助缓解便秘症状。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及其按摩方法: 1.大肠俞 大肠俞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大肠俞穴可以调理肠胃,促进肠道蠕动。用手指指腹按压大肠俞穴,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宜。 2.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按摩天枢穴可以理气止痛,消食通便。用食指和中指按压天枢穴,由外向内推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发热为宜。 3.支沟穴 支沟穴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按摩支沟穴可以清热泻火,理气止痛。用拇指指腹按压支沟穴,由轻至重持续按压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或有麻痛感向手指端放射为宜。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用拇指指腹按压足三里穴,由轻至重持续按压约3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或有麻痛感向足背放射为宜。 5.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按摩涌泉穴可以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用拇指指腹按压涌泉穴,由轻至重持续按压约3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或有麻痛感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果便秘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孕妇、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在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皮肤。

    2025-10-16 11:20:16
  • 十二指肠的部位在哪儿

    十二指肠是小肠起始部分,位于腹腔上部,包绕胰头呈“C”形,分上部(球部是溃疡好发部位)、降部(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汁胰液排入处)、水平部、升部(十二指肠悬肌是确认空肠起始标志),不同年龄人群十二指肠位置相对固定但有差异,生活方式影响其疾病发生,有病史人群局部结构可能改变。 上部:是十二指肠的起始段,长约5-7cm,此部近幽门处肠壁较薄,黏膜光滑无环状襞,临床上称此部为十二指肠球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降部:长约7-8cm,沿第1-3腰椎右侧下降,其后内侧壁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称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汇合处,是胆汁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的部位。 水平部:又称下部,长约10cm,自降部向左横行,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前方,肠系膜上动、静脉在此部前方下行。 升部:最短,长约2-3cm,自水平部向上行,至第2腰椎左侧转向前下,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借十二指肠悬肌(Treitz韧带)固定于腹后壁,十二指肠悬肌是手术中确认空肠起始部的重要标志。 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十二指肠位置基本是相对固定的,但小儿的十二指肠相对较细小,在解剖结构和功能上与成人有一定差异,比如小儿的十二指肠球部相对较窄,在发生炎症等情况时需要特别关注与成人不同的表现及应对;老年人的十二指肠可能因生理退变等因素,在位置关系上可能与年轻人无本质差异,但在疾病发生时,其整体的生理储备等方面会影响对疾病的反应和治疗。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脂饮食等可能增加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风险,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十二指肠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十二指肠相关病史的人群,其十二指肠的局部解剖结构可能因既往疾病有一定改变,在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中需要充分考虑既往病史对当前病情判断和处理的影响。

    2025-10-16 11:18: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