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良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男,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医学博士,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消化专业28年,熟练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特别擅长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擅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消化道良恶性肿瘤(息肉、腺瘤,早期癌)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内镜下黏膜剥离(ESD),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及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的内镜下治疗展开
  • 兰索拉唑最多吃多久

    兰索拉唑的用药时长限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治疗反应决定,需考虑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治疗反应、潜在副作用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患者应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注意观察症状变化,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1.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不同的疾病需要的治疗时间不同。例如,胃溃疡的愈合时间通常较长,可能需要服用兰索拉唑数周至数月。而对于较轻的病情,如反流性食管炎,用药时间可能相对较短。 2.治疗反应: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包括症状的缓解程度、溃疡的愈合情况等。如果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且溃疡愈合良好,医生可能会逐渐减少用药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以避免长期使用药物带来的潜在副作用。 3.潜在副作用:兰索拉唑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如头痛、腹泻、恶心、皮疹等。如果出现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的副作用,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 4.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一些患者可能对兰索拉唑的耐受性较好,而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需要更短的用药时间。 一般来说,兰索拉唑的用药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治疗进展和反应来调整用药方案。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用药时长可能需要更加谨慎。这些人群可能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有所下降,因此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自行延长或缩短兰索拉唑的用药时间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对用药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10-17 10:30:32
  • 小孩消化不良伴有腹泻如何处理

    小孩消化不良伴有腹泻时需进行多方面处理,饮食上母乳喂养婴儿可调整喂养频率量,人工喂养换低脂易消化配方奶,已添辅食儿童暂减种类量给清淡食物,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预防纠正脱水重度脱水需就医,排便后要清洗臀部涂护臀膏,需密切观察腹泻次数性状等情况,婴儿重喂养精细卫生,幼儿饮食调整不强迫进食,有基础病小孩需谨慎就医且避免低龄儿童服成人止泻药。 一、饮食调整 对于小孩消化不良伴有腹泻,饮食方面需合理调整。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注意喂养频率和量的适当调整;人工喂养的婴儿,可暂时更换为低脂、易消化的配方奶;已添加辅食的儿童,应暂时减少辅食种类及量,避免进食油腻、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可给予米粥、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二、水分补充 腹泻易导致小孩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口服补液盐Ⅲ,按照说明书配置后少量多次饮用,以预防和纠正脱水。若小孩出现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重度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 三、臀部护理 腹泻时粪便对臀部皮肤刺激较大,要注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抹护臀膏,防止红臀发生。 四、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小孩腹泻的次数、大便性状、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若腹泻次数频繁、大便呈脓血便、伴有高热、精神差等,提示可能存在感染等严重情况,需立即就医。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由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更应注重喂养的精细和卫生。幼儿在饮食调整时要避免强迫进食,尊重其食欲和食量变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出现消化不良伴腹泻时需格外谨慎,及时就医评估,因为原发病可能会因腹泻而加重病情。同时,要避免低龄儿童自行服用成人止泻药物,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2025-10-17 10:28:57
  • 如何通过镜检识别蛔虫卵

    蛔虫卵分受精与未受精,镜检时采集患者新鲜粪便可疑部分经适当处理后用显微镜低倍镜初步定位再高倍镜观察区分,儿童镜检要耐心协助采集标本、操作轻柔可重复,特殊病史人群镜检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一、蛔虫卵的形态特征 蛔虫卵分为受精蛔虫卵与未受精蛔虫卵。 受精蛔虫卵:呈宽椭圆形,大小约(45~75)μm×(35~50)μm,卵壳较厚,外被一层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初排到体外时内含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 未受精蛔虫卵:多呈长椭圆形,大小约(88~94)μm×(39~44)μm,卵壳与蛋白质膜均相对较薄,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 二、镜检操作步骤 1.标本采集:选取患者新鲜粪便,选取粪便中可疑部分,避免混入尿液、水等杂质。儿童采集粪便时需注意标本量适中,确保能有效检出虫卵。 2.标本处理:将采集的粪便进行适当处理,如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取少量粪便与生理盐水混合制成涂片。 3.镜检观察:将涂片置于显微镜下,低倍镜下初步定位,再转换高倍镜仔细观察虫卵形态。观察时需关注虫卵的大小、形状、卵壳特征及内部结构等,以此区分受精蛔虫卵与未受精蛔虫卵。 三、不同人群镜检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粪便检查时,需耐心协助采集标本,避免因儿童不配合导致标本量不足或污染。处理儿童粪便标本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检查过程安全、准确。同时,儿童肠道功能特点可能影响虫卵检出率,若一次检查未发现虫卵,必要时可重复采集标本进行检查。 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肠道疾病史或曾接受肠道相关治疗的人群,镜检时需结合病史综合判断。若既往有肠道手术等情况,可能影响粪便中虫卵的存在状态,镜检时要细致观察并结合临床其他检查手段辅助诊断。

    2025-10-17 10:27:40
  • 慢性胃炎会后背疼凉吗

    慢性胃炎一般较少直接致后背疼凉,但有特殊情况,如合并胆道系统疾病时炎症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后背牵涉痛及凉感,或精神压力大致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后背疼凉,不同年龄层、女性特殊时期、有不良生活方式及特殊病史的患者出现后背疼凉需不同考量,要排查多种因素及相关疾病。 较少直接引起的情况:慢性胃炎主要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典型症状多为上腹部不适、疼痛、腹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相关表现。这是因为胃的神经分布主要集中在腹腔内,一般不会直接放射至后背引起后背疼凉的典型症状。 可能间接关联的情况:当慢性胃炎患者同时合并有胆道系统疾病时,比如胆囊炎、胆结石等,由于胆道和胃部的神经有一定的关联,炎症刺激可能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肩背部甚至后背的牵涉痛,同时可能伴有凉感等异常感觉。另外,如果慢性胃炎患者精神压力较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也可能会出现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包括后背疼凉,但这并非是胃炎本身直接导致,而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对于不同年龄层,儿童患慢性胃炎相对较少见,多与感染等因素相关,一般较少出现后背疼凉表现;中青年患慢性胃炎可能与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等有关,若出现后背疼凉需排查有无胆道等其他合并疾病;老年患者慢性胃炎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出现后背疼凉时更要全面评估,排除其他严重疾病。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身体整体状态变化,对疼痛等感觉更敏感,若有慢性胃炎出现后背疼凉需更细致检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的人群,患慢性胃炎风险高,出现后背疼凉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积极排查病因。有既往胆道疾病病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患慢性胃炎合并后背疼凉时,要优先考虑胆道疾病复发等相关可能。

    2025-10-17 10:26:32
  • 何种方法可以抑制呕吐

    非药物干预可采取成人及能配合儿童坐起或半卧位、远离诱发呕吐刺激源、引导儿童做简单呼吸练习来调节;药物干预可用抗组胺类、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但儿童优先非药物且特殊人群用药需经专业评估;儿童呕吐时避免强行喂水喂食、少量多次给温和饮品并密切观察,孕妇优先非药物缓解呕吐必要时遵医嘱选影响小药物,基础病患者呕吐伴剧烈腹痛等需及时就医评估。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体位调整:对于成人及能配合的儿童,可采取坐起或半卧位,避免平躺以防呕吐物误吸,儿童需确保体位安全舒适,防止滑落等意外;2.避免刺激源:远离能诱发呕吐的视觉、嗅觉等刺激,如异味环境、色彩过于艳丽或晃动剧烈的画面等,儿童应避免接触可能引起不适的视觉刺激;3.呼吸调节:通过缓慢深呼吸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儿童可引导进行简单的呼吸练习,如吸气4秒、呼气6秒的节奏,帮助稳定情绪与生理状态。 二、药物干预相关 可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等,但儿童需谨慎选择,优先采用非药物方式;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需经专业医生评估,遵循用药安全性原则,以患者舒适度为考量优先选择相对安全的干预方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呕吐时避免强行喂水喂食,以防加重呕吐及误吸,可少量多次给予温清水或淡盐水等温和饮品,且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与呕吐物情况; 孕妇:出现呕吐优先通过调整饮食(如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基础疾病患者:若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等基础病,呕吐时需格外关注原发病状态,如呕吐伴随剧烈腹痛、持续不缓解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进一步医疗干预。

    2025-10-17 10:24: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