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擅长胃肠道肿瘤(尤其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江苏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武警医学教授级专家评委(执行委员),国家一级协会肛肠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外科学院会员;从事普外专业24年,擅长胃肠道肿瘤(尤其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诊治。主持多项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包括SCI4篇)。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胃肠道肿瘤(尤其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诊治。展开
  • 脖子淋巴结肿大能自愈吗

    脖子里淋巴结肿大通常难以自行消退。导致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涵盖反应性增生、淋巴瘤、恶性肿瘤转移等,需依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一、反应性增生: 1.主要是由于炎症、病毒感染等致使免疫系统出现反应性增生。 2.主要表现为所属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并伴有显著疼痛。 3.只有尽早针对原发病灶以及淋巴结炎症进行治疗,淋巴结才可能缩小或消退,一般不会自行消退。 二、淋巴瘤: 1.这是一种以侵犯淋巴结为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2.主要症状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 3.需进行淋巴结活检以确诊疾病,并进行淋巴瘤的分型,然后积极开展化疗才能获得有效治疗,通常不会自行消退。 三、恶性肿瘤转移: 1.当所处区域存在恶性肿瘤时,容易出现局部淋巴结的肿瘤转移。 2.淋巴结内会有肿瘤细胞,这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 3.需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淋巴结进行清扫,这种情况下通常也不会自行消退。 总之,脖子里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多样,不同原因有不同特点和处理方式,需要准确判断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应对。

    2025-08-19 15:51:56
  • 摸什么药膏能治脂肪瘤

    脂肪瘤无经科学验证能直接消除的特定药膏,较小且无症状者定期观察,较大或有压迫等情况需手术切除,好发于肩背颈乳房腹部等部位,发病可能与遗传、脂肪代谢异常等相关,可通过体格检查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诊断,儿童脂肪瘤优先观察其变化,老年患者无异常先观察,有异常则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后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一、脂肪瘤的一般情况 脂肪瘤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等部位,可单发或多发。其发病可能与遗传、脂肪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通过体格检查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脂肪瘤需谨慎处理,因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一般优先观察脂肪瘤变化,若脂肪瘤无异常增长等情况,暂不急于药物或手术干预,密切随访其大小、质地等变化。 老年:老年患者若脂肪瘤无快速增大、疼痛等异常表现,可先观察,若脂肪瘤出现快速增大、压迫周围组织等情况,再考虑手术等合适治疗方式,需综合评估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后选择治疗方案。

    2025-08-19 15:43:39
  • 肚脐能不能抠

    肚脐眼即肚脐。需注意肚脐不可随意抠挖。 一、肚脐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残留物,随意抠肚脐会对其内部结构造成破坏。肚脐内部有着特定的构造,抠挖行为容易使其受到损伤,而这种损伤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1.会显著提高细菌感染的风险。肚脐中原本就存在一些污垢、细菌和细小纤维物质,若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去抠挖这些物质,很可能将细菌和污垢带入肚脐周围的皮肤内,或者对肚脐内部的组织产生损害。 (1)这些细菌和污垢可能在皮肤内引发感染,进而导致局部出现疼痛、发热、红肿等不良反应。 (2)严重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药物治疗,甚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处理。 二、因此,不建议用手指、针或其他工具来清理肚脐。但如果肚脐周围出现异味、疼痛、分泌物、瘙痒等症状,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对肚脐周围进行清洗。而一旦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总之,要认识到肚脐不能随意抠挖,保护肚脐的健康状态非常重要。

    2025-08-19 15:40:52
  • 脂肪瘤质地软吗

    脂肪瘤主要由成熟脂肪细胞聚集致触诊质地软、边界清晰且活动度较好,儿童发生的脂肪瘤需留意其生长速度及有无异常变化,成年人的脂肪瘤若突然变硬、边界不清或伴疼痛则需警惕恶变并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情况。 脂肪瘤通常质地较软。一、脂肪瘤的质地特点1.组织构成决定质地:脂肪瘤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聚集而成,脂肪组织本身触感柔软,所以脂肪瘤在触诊时一般表现为质地软,类似触摸柔软的脂肪团,边界多清晰,活动度较好。2.不同人群的体现-儿童:儿童发生的脂肪瘤质地同样偏软,但家长需留意其生长速度及有无其他异常变化,若发现脂肪瘤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或质地有异常改变,应及时就医检查。-成年人:成年人的脂肪瘤一般也是质地软,但如果成年人发现原本质地软的脂肪瘤突然变硬、边界变得不清晰或伴有疼痛等不适症状,需警惕是否有恶变等情况,应进一步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情况。

    2025-08-19 15:38:50
  • 手指进刺怎么取出

    手指扎刺后的取出方法包括手指挤压、镊子拔取、贴膏药,且每种方法都有相应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手指挤压: 手指扎入刺后可能会有细菌引发皮肤感染,所以进行手指挤压前,要先用碘伏等对创口位置做消毒处理。然后通过对创口进行挤压,促使刺排出体外。 二、镊子拔取: 可采用无菌镊子来取刺。若没有无菌镊子,则需对普通镊子进行消毒,如用碘伏或酒精等方式消毒。在取刺前,可用温水浸泡创口一会儿,待皮肤组织软化后,用镊子夹住刺的尾端将其拔出。 三、贴膏药: 把伤湿止痛的膏药贴在创口处,接着对有刺的地方进行局部加热,当膏药遇热软化后,迅速撕掉膏药,可将刺一同带出。 总结概况提示:手指扎刺后有多种取出方法,具体操作时需注意相关要点和细节,若自己无法有效处理,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以避免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

    2025-08-19 15:36: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