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唐旭东,国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青年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名医传承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执行委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0篇,包括SCI 源杂志 2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大学教学课题1项,20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分中心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展开
个人擅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展开
  •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的原因有感染、应激、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及其他,具体病因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点: 1.感染:这是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最常见的原因。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如肺炎、阑尾炎、脓肿等。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 2.应激: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如严重的创伤、大手术、烧伤等,中性粒细胞比率也会偏高。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 4.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 5.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 6.其他:某些恶性肿瘤、组织坏死等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某种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8-07 15:46:54
  • 白细胞十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十是指每升血液中白细胞数量为10×10^9/L或更高,其升高可能意味着身体正在应对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但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导致,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症状来综合判断,儿童的正常范围可能与成人不同。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抵抗感染和疾病。当身体受到感染或其他损伤时,白细胞会增加以应对病原体或受损组织。因此,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可能意味着身体正在应对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 然而,白细胞计数的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例如剧烈运动、应激、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此,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症状来综合判断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原因。 如果白细胞计数升高,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检查,例如进行血液培养、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健康问题。如果确诊患有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可能因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解读白细胞计数结果时,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对于儿童,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但具体的正常范围会因年龄和健康状况而有所差异。如果儿童的白细胞计数升高,医生可能会更加关注其他症状和检查结果,以确定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总之,白细胞十表示白细胞数量升高,但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对白细胞计数结果有疑问,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8-07 15:45:37
  • 测血型需要空腹吗

    测血型不需要空腹,其常见方法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不同人群测血型有相应注意事项,如儿童需家长配合、特殊病史人群采血需特殊处理、长期饮酒吸烟等生活方式不影响血型检测结果,测血型主要依血液中抗原抗体情况判定,进食不影响相关物质成分。 一、测血型的常见方法及原理 1.玻片法:是常规方法,用已知抗体的标准血清滴加于载玻片上,再加入受检者血液,通过观察红细胞是否凝集来判断血型。例如,若与抗A血清凝集,与抗B血清不凝集,则为A型血;与抗B血清凝集,与抗A血清不凝集,则为B型血;与两者都凝集为AB型血;与两者都不凝集则为O型血。 2.试管法:比玻片法更精确,原理同玻片法,通过离心等操作使反应更充分,便于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来准确判定血型。 二、不同人群测血型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测血型时需家长配合,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因哭闹等导致采血不顺利,但测血型本身不受儿童年龄影响,正常采血后按常规方法检测即可。 2.特殊病史人群:如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人群,采血时需特别注意,采血后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防止出血不止等情况,但这并不影响血型检测的进行,血型检测主要依据血液中的抗原抗体情况,与凝血功能本身无直接关联。 3.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饮酒、吸烟等生活方式一般不会影响血型检测结果,因为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红细胞表面抗原特性,不受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所以不管日常生活方式如何,测血型时都无需空腹。

    2025-08-07 15:44:04
  • 献血对身体有什么益处

    适量献血对人体健康有益,还能救助他人、挽救生命。不过要注意,献血不可过于频繁,献血年龄应在18至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需大于6个月,每次献血量为200至400毫升。献血的好处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献血能稀释血液,加快血流速度,提升血液携氧和输送营养物质的能力,进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二、能增强造血功能:适当献血可促进血细胞新陈代谢,刺激骨髓造血,产生新的红细胞,从而增强造血功能。 三、可降低血液中铁的浓度:适量献血会使机体血液中的铁浓度下降,这样能减少铁对内脏造成的损害,因为机体内铁浓度过高会沉积到肝脏、心脏等器官,加重器官负担并导致机体不适。 四、可享受免费临床用血:无偿献血者在自己需要临床用血时,可以免交相关费用。此外,如果无偿献血者的配偶或直系亲属需要用血,可依据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免交或减少缴纳相关费用。 五、有助于心理健康:献血有利于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改善人的心理活动,对心理健康有益。 此外,要注意在献血前3天不要服药和饮酒,献血当日可正常进餐,但不宜吃高脂肪和过于油腻的食物,可多吃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C的食物。献血后要注意保护针眼处,避免渗血,24小时内不建议碰水,以防引发感染。 总结:适量献血好处多,要注意献血的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献血安全且能更好地发挥其益处。

    2025-08-07 15:38:54
  • 查血沉的意义

    血沉可辅助诊断疾病,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升高可能与炎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有关,还可见于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结核病、创伤、手术等情况,健康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血沉升高,孕妇和老年人也可能出现生理性血沉升高,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有疑问可咨询医生。 当身体发生炎症或感染时,血沉会加快,因为炎症反应会导致血液中蛋白质的增加,从而使血沉加快。此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会导致血沉升高。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沉也可能会升高,因为肿瘤细胞会分泌一些物质,导致血沉加快。 除了上述疾病外,其他一些情况也可能导致血沉升高,如贫血、高胆固醇血症、结核病、创伤、手术等。因此,血沉只是一种辅助诊断的指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血沉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某种疾病,因为很多健康人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血沉升高。如果医生怀疑有疾病存在,可能会建议进一步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查血沉的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血沉可能会生理性升高,因为老年人的血沉比年轻人稍快。此外,孕妇的血沉也可能会生理性升高,因为怀孕后血液会处于高凝状态,血沉会加快。 总之,查血沉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检查方法,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如果对血沉结果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08-07 15:37: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