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唐旭东,国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青年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名医传承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执行委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0篇,包括SCI 源杂志 2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大学教学课题1项,20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分中心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展开
个人擅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展开
  • 白血病骨髓移植完几年才算是治愈了

    白血病骨髓移植后判断治愈一般以无病生存5年及以上为重要参考,长期随访需定期做血液学检查等,且白血病具体类型、基因特征、移植时疾病分期及个体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会影响治愈时间判断。 复发监测与长期随访:在骨髓移植后的长期随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全面的血液学检查、骨髓穿刺等相关检查项目,以持续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的患者,随访频率和具体检查项目可能会有所差异。比如,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能需要更密切关注骨髓移植后的生长发育指标与血液学指标的平衡;女性患者在随访中还需考虑激素水平等对身体恢复的影响;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吸烟等)的患者,需要在随访中着重强调生活方式调整对康复的重要性,以促进更好地维持无病生存状态。 个体差异影响:白血病的具体类型、患者的基因特征、骨髓移植时的疾病分期等个体因素都会影响治愈的时间判断。例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某些特定类型白血病,经过合适的骨髓移植后,相对预后较好,达到长期无病生存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一些高危型白血病患者,即使进行了骨髓移植,复发风险仍可能较高,需要更长时间的密切监测来确定是否达到治愈状态。同时,患者的病史中如果有其他基础疾病等情况,也会对骨髓移植后的恢复及治愈判断产生影响,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2025-07-25 15:16:45
  • 单核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单核细胞高的常见原因有感染、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药物、应激以及其他疾病等,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某种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1.感染: 细菌感染:如肺炎、脓肿、猩红热等。 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风疹等。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2.炎症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3.恶性肿瘤: 白血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等。 淋巴瘤: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实体瘤:如肺癌、胃癌等。 4.其他: 药物:如肾上腺素、苯妥英钠等。 应激:如手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 其他: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需要注意的是,单核细胞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某种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发现单核细胞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在就医前应尽量避免服用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药物。对于儿童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保持孩子的身体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2025-07-25 15:15:02
  • 贫血的人可以献血吗

    贫血的人不可以献血,因为贫血会使身体无法承受献血过程中失去的一部分血液,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 贫血的人不可以献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血容量的减少,贫血患者的身体无法承受献血过程中失去的一部分血液,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 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贫血,献血都可能加重贫血的症状,影响身体的健康。 此外,献血还有一些其他的禁忌症,如患有某些传染病、重要器官有严重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增加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对于贫血的人来说,应该首先关注自身的健康,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来纠正贫血。在贫血得到有效治疗并恢复正常后,才可以考虑献血。 同时,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献血也是一项有益的公益行为,但在献血前也应该进行详细的健康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献血。献血后,应该注意休息,补充营养,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总之,贫血的人不可以献血,这是为了保护献血者的健康。在关注他人健康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如果对献血或贫血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

    2025-07-25 15:12:18
  • 白细胞低怎么治疗

    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有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 1.病因治疗: 对于感染引起的白细胞低,需要积极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白细胞低,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进行治疗。 对于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低,需要停止放化疗,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2.药物治疗: 白细胞生成素: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促进白细胞的生成。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免疫性疾病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减轻炎症反应。 鲨肝醇:可促进白细胞的生成。 维生素B4:可促进白细胞的生成。 3.其他治疗: 脾切除术:适用于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饮食调整: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提高白细胞的数量。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低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7-25 15:11:25
  •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说明什么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能提示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问题,具体原因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特殊人群应咨询医生。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能提示以下问题: 1.感染: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导致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 2.炎症:某些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引起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 3.血液系统疾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 4.其他:恶性肿瘤、应激状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起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上述疾病,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发现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出现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的情况时,应及时咨询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健康、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025-07-25 15:10: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