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唐旭东,国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青年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名医传承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执行委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0篇,包括SCI 源杂志 2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大学教学课题1项,20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分中心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展开
个人擅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展开
  • 两个o型血能生出什么血型的孩子

    人类ABO血型由A、B、O等位基因决定,基因型分A型(AA或Ai)、B型(BB或Bi)、AB型(AB)、O型(ii),两O型血父母子代必为O型,年龄性别不影响遗传,日常生话方式等不干扰,特殊疾病致罕见例外需专业检测综合判断。 一、ABO血型遗传原理 人类ABO血型由A、B、O三个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和B为显性基因,O为隐性基因。血型的基因型分别为:A型(AA或Ai)、B型(BB或Bi)、AB型(AB)、O型(ii)。 二、两个O型血父母的血型遗传情况 若父母双方均为O型血,其基因型均为ii。在遗传时,父母各自只能将i基因传递给子代,因此子代的基因型必然为ii,对应的血型为O型。 三、特殊情况说明及人文关怀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在血型遗传上无差异,所有人群遵循相同的ABO血型遗传规律。 性别因素:性别不影响ABO血型的遗传过程,男女遗传方式一致。 生活方式与病史:日常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等)及一般病史通常不干扰ABO血型的遗传结果,无需针对此类因素调整对血型遗传的判断。若存在影响基因表达的特殊疾病(如罕见的基因变异疾病),可能导致血型遗传出现罕见例外,但此类情况极为罕见,需通过专业基因检测明确,临床中应依据科学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2025-09-05 11:01:03
  • 再生障碍性贫血与白血病的区别

    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有以下区别: 一、概念不同。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骨髓周围血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病征;白血病则是骨髓与外周血中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生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 1.再生性障碍性贫血主要是骨髓造血功能出现问题,导致全血细胞数量减少。 2.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发生恶性克隆,引起原始和幼稚髓性细胞异常增多。 二、临床症状不同。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患者会有多种出血表现;白血病患者会有感染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以及骨骼疼痛等情况。 1.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出血症状可能出现在身体多个部位。 2.白血病患者的感染发热较为常见,同时还伴有肝脾淋巴结的肿大和骨骼的疼痛。 三、诱因不同。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多因药物、化学品、辐射等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衰竭;白血病由多种因素造成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异常,进而抑制正常造血。 1.药物、化学品、辐射等都可能使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遭受损害。 2.白血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这些因素会扰乱造血细胞的正常过程。 总之,再生性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在概念、临床症状、诱因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区分,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这两种疾病。

    2025-09-05 10:58:38
  • 拔除智齿后十天献血会有影响吗

    拔除智齿后十天多数伤口基本愈合炎症消退出血风险大降凝血功能接近正常一般不影响血红蛋白浓度但建议献血前告知拔牙史体质虚弱者若仍虚弱且血红蛋白低暂缓献血有基础疾病者献血前需谨慎并详告病史由医生评估确保安全。 一、拔除智齿后十天伤口恢复状况 拔除智齿后十天,多数患者的局部伤口已基本愈合,炎症反应消退,出血风险已大大降低。此时机体的凝血功能等已基本恢复至接近正常状态。 二、献血时血液指标的考量 献血主要关注血液的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拔除智齿后十天,一般不会对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产生明显影响,且凝血功能已恢复正常,不会因之前的拔牙操作导致献血时出现凝血异常相关问题。但仍建议在献血前向采血工作人员告知拔牙史,以便采血方进一步评估个体情况。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体质虚弱者:若拔除智齿后十天身体仍感虚弱,血红蛋白水平偏低,建议暂缓献血,待身体完全恢复、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范围后再考虑献血,以避免因献血导致自身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有基础疾病者:如有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即使拔除智齿已十天,献血前也需格外谨慎,应详细告知医生病史,由医生评估献血对其基础疾病的影响后再做决定,确保献血安全。

    2025-09-05 10:56:42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主要有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应激状态和药物等,具体原因需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细菌感染尤为明显,如肺炎、阑尾炎等。 2.炎症:身体任何部位发生炎症时,均可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如扁桃体炎、胆囊炎等。 3.组织损伤:严重的外伤、手术、心肌梗死等,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4.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可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5.应激状态: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如严重的创伤、大手术、急性失血等,也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6.药物: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可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9-05 10:52:31
  • 抽血的时候发现血很黑

    抽血时血很黑可能是血液黏稠度高、静脉淤血或其他原因导致,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特殊人群需注意预防血液黏稠度升高。 抽血时发现血很黑,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 1.血液黏稠度高:长期不运动、饮水过少、高脂血症等原因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多,血液颜色会变黑。 2.静脉淤血:长期卧床、心力衰竭等原因可能导致静脉淤血,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血液颜色会变黑。 3.其他:某些药物、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也可能导致血液颜色变黑。 如果发现抽血时血很黑,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以明确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管超声检查、心肺功能检查等,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血液黏稠度高的风险更高。因此,这些人群更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多喝水、低盐低脂饮食等,以预防血液黏稠度升高。 总之,如果发现抽血时血很黑,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血液黏稠度升高也非常重要。

    2025-09-05 10:50: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