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唐旭东,国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青年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名医传承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执行委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0篇,包括SCI 源杂志 2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大学教学课题1项,20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分中心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展开
个人擅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展开
  • 化验血常规需要空腹吗

    一般来说,化验血常规不需要空腹,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空腹检查,如检查血糖、血脂、怀疑有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某些特殊的检查项目等。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还应了解避免剧烈运动、放松心情、告知医生用药情况、女性避开生理期等注意事项。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 一般来说,血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进食后不会对血常规的检查结果产生太大影响。但是,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空腹进行血常规检查,例如: 检查血糖、血脂等指标:这些指标的水平可能会受到饮食的影响,因此需要空腹检查。 怀疑有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在这种情况下,空腹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血液状况。 某些特殊的检查项目:如血清铁、铁蛋白等,可能需要空腹检查。 除了空腹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了解: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因此在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 放松心情: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从而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 告知医生用药情况: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或调整检查时间。 女性注意事项:如果处于生理期,可能会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建议在生理期结束后进行检查。 总之,一般情况下化验血常规不需要空腹,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空腹检查。在进行血常规检查前,应了解相关注意事项,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准备。如果对血常规检查有任何疑问,可咨询医生。

    2025-07-25 15:27:16
  • 单核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单核细胞偏高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药物、恶性肿瘤等,需就医检查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单核细胞偏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单核细胞计数升高。例如,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等。 2.炎症:身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单核细胞可能会增加。例如,风湿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3.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可能导致单核细胞增多。 4.药物: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苯妥英钠等,可能影响单核细胞的生成和释放。 5.其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应激状态等也可能导致单核细胞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单核细胞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疾病,但也不能忽视。如果单核细胞偏高是由感染或炎症引起的,通常会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关节疼痛等。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且单核细胞偏高持续存在或逐渐升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 在就医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检查,如血液涂片、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根据具体病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单核细胞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出现单核细胞偏高时,应及时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2025-07-25 15:25:40
  •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会引起白血病吗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是颈部淋巴结急性感染性疾病,由致病菌感染引发,与白血病无直接关联,白血病发病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儿童患急性颈部淋巴结炎需密切观察病情,有基础疾病等人群关注其健康风险,无证据表明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会引发白血病,有可疑症状需排查白血病。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特点及相关机制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多因头面部、口腔等部位的感染灶蔓延至颈部淋巴结所致,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通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敏感抗生素等,炎症多可得到控制,淋巴结可逐渐恢复正常。其发病过程主要围绕局部感染及机体的免疫反应,与白血病的恶性克隆性增殖等发病机制无直接关联。 白血病的发病因素 白血病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综合征患者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苯等化学物质、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等;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但这些因素均与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无因果联系。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发生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感染灶,防止感染扩散;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遗传背景的人群,在关注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治疗的同时,需警惕自身基础疾病相关的健康风险,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会引发白血病,无需过度因急性颈部淋巴结炎而担忧白血病的发生,但如有白血病相关可疑症状仍需及时就医排查。

    2025-07-25 15:23:46
  • 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的区别

    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是两种不同的血液疾病,它们在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慢粒白血病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而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慢粒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而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化学因素等有关。 在症状方面,慢粒白血病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乏力、消瘦、低热、盗汗等症状。白血病则症状较为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在治疗方法上,慢粒白血病主要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根据白血病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的预后也不同。慢粒白血病经过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白血病的预后则因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异,部分类型的白血病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如果怀疑有血液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虽然都属于血液疾病,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需要区别对待。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025-07-25 15:22:35
  • 白细胞上皮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和上皮细胞高的原因可能是感染、炎症、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及其他因素,需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并治疗。 1.感染:身体发生感染时,白细胞会升高以应对病原体的攻击。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等。例如,肺炎、尿道炎和肠胃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 2.炎症:身体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例如,关节炎、肝炎和肾炎等炎症性疾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3.过敏:过敏反应可以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和荨麻疹等过敏疾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4.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而引起的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 5.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数量。例如,抗生素、抗抑郁药和抗肿瘤药物等都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 6.其他:其他因素如应激、剧烈运动、吸烟和饮酒等也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和上皮细胞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的疾病,但是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2025-07-25 15:21:3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