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东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唐旭东,国家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青年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名医传承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医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执行委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0篇,包括SCI 源杂志 2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2部。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大学教学课题1项,201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分中心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课题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展开
个人擅长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展开
  • 单核细胞偏高是怎么回事

    单核细胞偏高的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药物、恶性肿瘤等,需就医检查确定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单核细胞偏高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单核细胞计数升高。例如,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等。 2.炎症:身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单核细胞可能会增加。例如,风湿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 3.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可能导致单核细胞增多。 4.药物: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苯妥英钠等,可能影响单核细胞的生成和释放。 5.其他: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应激状态等也可能导致单核细胞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单核细胞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疾病,但也不能忽视。如果单核细胞偏高是由感染或炎症引起的,通常会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关节疼痛等。如果没有其他症状,且单核细胞偏高持续存在或逐渐升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具体原因。 在就医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检查,如血液涂片、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根据具体病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单核细胞偏高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出现单核细胞偏高时,应及时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2025-07-25 15:25:40
  •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会引起白血病吗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是颈部淋巴结急性感染性疾病,由致病菌感染引发,与白血病无直接关联,白血病发病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因素相关,儿童患急性颈部淋巴结炎需密切观察病情,有基础疾病等人群关注其健康风险,无证据表明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会引发白血病,有可疑症状需排查白血病。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的特点及相关机制 急性颈部淋巴结炎多因头面部、口腔等部位的感染灶蔓延至颈部淋巴结所致,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通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如使用敏感抗生素等,炎症多可得到控制,淋巴结可逐渐恢复正常。其发病过程主要围绕局部感染及机体的免疫反应,与白血病的恶性克隆性增殖等发病机制无直接关联。 白血病的发病因素 白血病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某些遗传综合征患者患白血病的风险增加;环境因素,如长期接触苯等化学物质、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等;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有关,但这些因素均与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无因果联系。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发生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治疗感染灶,防止感染扩散;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遗传背景的人群,在关注急性颈部淋巴结炎治疗的同时,需警惕自身基础疾病相关的健康风险,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急性颈部淋巴结炎会引发白血病,无需过度因急性颈部淋巴结炎而担忧白血病的发生,但如有白血病相关可疑症状仍需及时就医排查。

    2025-07-25 15:23:46
  • 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的区别

    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是两种不同的血液疾病,它们在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 慢粒白血病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而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慢粒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是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的形成,而白血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化学因素等有关。 在症状方面,慢粒白血病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乏力、消瘦、低热、盗汗等症状。白血病则症状较为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贫血、出血、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在治疗方法上,慢粒白血病主要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案根据白血病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此外,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的预后也不同。慢粒白血病经过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甚至达到治愈的效果。白血病的预后则因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异,部分类型的白血病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需要注意的是,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如果怀疑有血液疾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慢粒白血病和白血病虽然都属于血液疾病,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需要区别对待。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025-07-25 15:22:35
  • 白细胞上皮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白细胞和上皮细胞高的原因可能是感染、炎症、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及其他因素,需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因并治疗。 1.感染:身体发生感染时,白细胞会升高以应对病原体的攻击。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道和胃肠道等。例如,肺炎、尿道炎和肠胃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 2.炎症:身体的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例如,关节炎、肝炎和肾炎等炎症性疾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3.过敏:过敏反应可以引起身体的炎症反应,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和荨麻疹等过敏疾病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4.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而引起的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 5.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数量。例如,抗生素、抗抑郁药和抗肿瘤药物等都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 6.其他:其他因素如应激、剧烈运动、吸烟和饮酒等也可能导致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白细胞和上皮细胞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的疾病,但是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原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果您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任何疑虑,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2025-07-25 15:21:37
  • 骨髓瘤能治疗好吗

    骨髓瘤能否治疗好取决于类型、分期、患者一般状况等因素,冒烟型相对预后好,活性需积极治,分期早效果好,年轻等一般状况佳者耐受及效果更理想,总体有治愈可能,需个体化方案、监测调整,患者积极心态与健康生活方式也有助。 分期情况:疾病分期越早,治疗效果往往越好。早期骨髓瘤可能仅表现为骨髓中少量的异常浆细胞增多,尚未广泛浸润骨髓及其他组织器官,此时通过积极治疗,如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等,有较大可能控制病情,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而晚期骨髓瘤可能已经出现多器官受累,如骨骼破坏严重、肾功能损害等,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通过综合治疗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存期。 患者的一般状况:年轻、一般状况良好、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往往能够更好地耐受治疗,治疗效果也相对更理想。例如,年轻患者在面对化疗等治疗时,身体的代偿能力较强,能够在治疗过程中更好地应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而老年患者或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的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会受到一定限制,治疗效果可能相对复杂,但通过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总体而言,骨髓瘤有治愈的可能,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同时,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5-07-25 15:19: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