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张定国副主任医师(12)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张定国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定国,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中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书籍三本;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和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等多个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力生心血管基金等三项基金;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 高血压的分类有几种

    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和妊娠高血压三类,治疗方法不同,需个体化治疗,患者还需注意饮食等方面。 1.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3.妊娠高血压: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治疗方法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06-10 17:12:24
  • 喝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吗

    喝酒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饮酒,其他人也应适量饮酒,最好不饮酒。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喝酒会使血压更加难以控制,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 除了高血压患者,其他人也应该适量饮酒。一般来说,男性每天饮酒不超过2份,女性每天饮酒不超过1份。1份酒相当于14g纯酒精,相当于350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45ml白酒。 总之,喝酒会导致血压升高,为了身体健康,应该适量饮酒或不饮酒。

    2025-06-10 17:10:12
  • 小儿心肌损伤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心肌受损的症状会因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临床上将心肌受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一、轻度心肌受损:多数轻度心肌损伤患儿并无明显不适表现,但有小部分患儿会出现不爱运动、饮食欠佳等轻微症状。通常需到医院通过观察心电图、检测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查数值的变化来发现病情。 1.心电图:可帮助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辅助判断心肌是否受损。 2.心肌酶谱检测:是重要的检查手段,相关指标的异常能提示心肌受损情况。 二、中度心肌受损:患儿可能有面色发白、身体乏力、胸闷等表现,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发热等状况。 三、重度心肌受损:患儿可能出现明显的心跳加快、减弱、不规律跳动甚至停搏等情况,心前区会有明显疼痛症状。此外,还有部分患儿会出现心力衰竭、下肢浮肿,甚至昏迷、猝死等严重后果。 如果患儿存在心肌受损情况,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可服用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溶液,或注射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必要时还需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对于儿童心肌受损需引起重视,及时发现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导致严重后果。

    2025-06-06 15:54:23
  • 腹主动脉硬化有什么好办法治疗

    腹主动脉硬化的治疗关键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腹主动脉硬化即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体现为动脉弹性下降、脆性提升,管腔可能出现狭窄或闭塞,其易发因素涵盖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具体治疗如下: 一、生活方式干预 1.日常饮食应保持低盐低脂,戒烟并限制饮酒。 2.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熬夜。 3.可适度进行体育锻炼。 4.维持愉快心情,减轻精神压力。 二、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目的在于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2.降脂药:可调整异常血脂,阻止动脉硬化加重,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3.降压药: (1)利尿药如呋塞米。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 (4)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5)钙通道阻滞剂如尼群地平等,常用这些药物来控制血压。 4.降糖药:目的是控制血糖,降低动脉硬化风险,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 总之,患者应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开展治疗,以防范并发症的产生。

    2025-06-06 15:51:47
  • 房颤有什么危害

    房颤是一种常见心律失常,可能导致中风、心力衰竭、认知能力下降和死亡率增加等严重危害,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患者需注意生活方式调整,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 1.增加中风风险:房颤会使血液在心房内凝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可能会脱落并随血液流动,阻塞脑部血管,导致中风。中风会导致严重的残疾甚至死亡。 2.心力衰竭:房颤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长期的房颤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影响生活质量。 3.认知能力下降:房颤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的风险增加有关。 4.增加死亡率: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没有房颤的人。 对于房颤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等。对于有房颤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房颤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患者应积极治疗,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2025-06-06 15:49: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