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国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定国,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中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书籍三本;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和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等多个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力生心血管基金等三项基金;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 吃什么东西降压

    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来辅助控制血压,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和低脂乳制品等,少吃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饮食调整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和治疗方案。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也可以对血压产生影响。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降低血压的食物: 1.蔬菜:蔬菜是富含营养的食物,其中一些蔬菜,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富含钾、钙、镁等矿物质,有助于降低血压。 2.水果:水果也是健康的选择,例如香蕉、橙子、草莓等水果富含钾,有助于降低血压。 3.全谷物:全谷物食品,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有助于降低血压。 4.低脂肪蛋白质:选择低脂肪的蛋白质来源,如鸡肉、鱼肉、豆类、坚果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压。 5.低脂乳制品:低脂乳制品,如牛奶、酸奶等,富含钙和蛋白质,有助于降低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食只是辅助治疗的一部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在饮食调整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如果您有高血压或其他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以制定适合您的饮食计划和治疗方案。

    2025-07-31 15:48:44
  • 吃降压药禁忌的水果

    吃降压药需禁忌柚子类水果和杨桃,柚子中成分抑制代谢酶使降压药浓度升高增不良反应,服钙通道阻滞剂时慎食柚子,老年患者风险更高;杨桃成分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加重肾脏负担不利血压控制与药物代谢,有相关基础疾病者要绝对避免食用杨桃。 柚子中含有的呋喃香豆素等成分会抑制肝脏中代谢降压药的酶(如CYP3A4酶),从而影响降压药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比如可能导致血压过度下降,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尤其是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时,食用柚子需特别谨慎。对于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的人群,应避免大量食用柚子;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肝肾功能相对较弱,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食用柚子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更要严格注意避免食用柚子类水果。 杨桃 杨桃中含有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对服用降压药患者的肾脏功能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影响血压的控制以及药物的代谢等。有高血压且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群,如果食用杨桃,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不利于血压的稳定和身体的健康。对于本身存在肾脏基础疾病同时又患有高血压在服用降压药的人群,要绝对避免食用杨桃,以防加重病情和影响药物疗效。

    2025-07-31 15:44:31
  • 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吗

    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控制,患者应遵医嘱服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压并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1.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长期服药的原因:目前,高血压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长期服药可以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3.服药的注意事项: 遵医嘱服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如长效药物、单片复方制剂等。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定期监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除了服药外,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总之,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患者应遵医嘱服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压,并调整生活方式,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

    2025-07-31 15:41:16
  • 肌酸激酶偏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肌酸激酶偏高可能是多种疾病或非疾病因素引起,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在等待结果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 1.肌肉损伤:剧烈运动、肌肉拉伤、肌肉炎等都可能导致肌肉损伤,从而使肌酸激酶偏高。 2.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心脏疾病都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偏高。 3.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急性或慢性脑膜炎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偏高。 4.其他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脑血管意外等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偏高。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贝特类降脂药、氯贝丁酯等,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偏高。 6.过度劳累:过度劳累、熬夜、休息不好等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偏高。 7.饮酒: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肌酸激酶偏高。 8.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家族性肌酸激酶偏高可能导致肌酸激酶持续偏高。 需要注意的是,肌酸激酶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某种疾病,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果发现肌酸激酶偏高,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同时,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等。

    2025-07-31 15:33:15
  • 2mm动脉导管未闭的自愈率

    2mm动脉导管未闭的自愈率难以确切判断,因其与患者年龄紧密相关。 一、刚出生婴儿出现2mm动脉导管未闭,自愈率较高,可达90%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其导管会逐渐闭合。 1.这是因为在婴儿阶段,身体的发育机制可能促使导管自然闭合。 2.此阶段需密切关注其发展情况。 二、若超过一岁仍未闭合,则基本难以自愈,且需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1.可能出现感染性动脉炎,这是由于未闭合的导管容易引发感染。 2.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能发生,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3.心内膜炎也是潜在风险之一。 4.甚至可能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三、针对2mm动脉导管未闭无法自愈的情况,可及时采取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1.如心导管介入治疗,这是一种较为微创的方法。 2.开放手术治疗也是可选方式之一。 3.微创手术治疗同样能发挥作用。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定期复查以了解患者身体恢复状况,同时要合理安排饮食并保证充分休息。 总之,对于2mm动脉导管未闭,需根据患者具体年龄判断自愈率,超过一岁未愈要及时治疗,治疗期间要做好各方面护理。

    2025-07-31 15:26: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