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定国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定国,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医学期刊中发表医学论文二十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书籍三本;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医学科技奖、教育部科技成果奖和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等多个奖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力生心血管基金等三项基金;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冠心病、高血压的诊治;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技术。展开
  • 非高血压服用厄贝沙坦胶囊会不能停药吗

    非高血压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胶囊后通常不能停药,通常和控制病情、药物依赖、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控制病情 厄贝沙坦胶囊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于非高血压患者,服用该药可能是由于其具有其他治疗作用,如降低蛋白尿、保护心肾功能等。如果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2.药物依赖 长时间服用厄贝沙坦胶囊可能会导致身体对药物产生一定的依赖。突然停药可能会引起血压反弹、头晕、头痛等不舒服的症状,甚至会加重原有的疾病。 3.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都不同。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时间服用厄贝沙坦胶囊来维持治疗效果。 在决定是否停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需要停药,应逐步减量,避免突然停药。

    2025-07-16 15:12:06
  • 泡脚对心脏病有影响吗

    心脏病患者泡脚需谨慎,控制水温、时间,避免过累,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立即停止并就医。 泡脚对心脏病患者可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心脏病患者在泡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水温: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38℃-40℃之间,避免烫伤皮肤。 2.控制时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避免过长时间泡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3.避免过累:心脏病患者在泡脚时,应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在饥饿、饱餐后立即泡脚。 4.注意观察:在泡脚过程中,心脏病患者应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泡脚,并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泡脚并不能替代心脏病的治疗,如果您有心脏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复查。

    2025-07-16 15:11:04
  • 心脏大动脉破裂严重吗

    心脏大动脉破裂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 心脏大动脉破裂的原因有很多,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心脏外伤等。其症状主要包括胸痛、呼吸困难、休克等。一旦发生心脏大动脉破裂,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修复破裂的血管。 对于心脏大动脉破裂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在等待手术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如给予止痛、镇静、输血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对于高危人群,如高血压患者、主动脉瘤患者等,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脏大动脉疾病。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血压、血脂等,也有助于预防心脏大动脉疾病的发生。 总之,心脏大动脉破裂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7-16 15:10:27
  • 高低血压范围多少正常

    收缩压(高压)正常范围为90-139mmHg,舒张压(低压)正常范围为60-89mmHg。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范围,具体的血压值还需要考虑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其他因素。如果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高于90mmHg,可能被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可能增加患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果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可能被诊断为低血压。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不舒服的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对自己的血压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建议。同时,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

    2025-07-16 15:09:39
  • 刚喝完酒能吃降压药吗

    刚喝完酒不能吃降压药。酒精进入体内会引起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如果在饮酒后服用降压药,降压药会和酒精产生相互作用,使血压下降更为明显,容易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低血压症状,甚至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 因此,建议在服用降压药期间避免饮酒,同时也应避免食用含有酒精的食物或药物。如果需要服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更换药物。 此外,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低盐低脂饮食,避免食用高盐、高油、高脂的食物,如咸菜、腊肉、油炸食品等。 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5-07-16 15:08: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